寒冬之下,底气十足

头像
第一电动
01-02 10:54

“今年没有人可以交付一万台车”,“中国只有上汽、吉利、蔚来和小鹏四家整车厂在研发智能汽车”,“智能汽车的核心在于运营,而不在制造”,“特斯拉国产版价格毫无竞争优势”……


何小鹏是个善于制造话题的人。他本身就是个行走的标题党,正如由他一手打造的“UC震惊部”。



细数近两年何小鹏为媒体贡献的流量,上述这些“金句”不仅让小鹏汽车一次次成为了大众的焦点,同时也不断刷新着“造车新势力”这几个字的含义。


不得不说,互联网企业刚刚涌入汽车行业的那几年,很多人对于这些新兴事物的认知,正是由于何小鹏这样的话语。


不过效果也是喜忧参半,无论对整个行业还是对小鹏汽车。人们认识了造车新势力,却也先入为主地留下了“不靠谱”的印象;何小鹏高调地怼人,却也偶尔成为别人的众矢之的。


回顾2019年,小鹏汽车依旧“高调”的与用户“相爱相杀”,而何小鹏却收敛了锋芒,开始在行业中寻求“温暖”。


高调:前所未有的升级风波


7月10日,小鹏G3 2020款正式上市。新车分为G3 520和G3 400两个型号,综合补贴后售价为14.38万-19.68万元。与2019款G3相比,2020款车型不仅续航能力提升,还拥有L2.5级智能辅助驾驶能力,以及全面优化的底盘表现及刹车性能。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次更新换代不仅没有获得期待中的反响,反而让小鹏失去了老用户的信任。一时间,“‘老鹏友’很受伤”的标题铺天盖地。


小鹏G3 2019款于2018年12月上市,仅早于2020款半年的时间。出于对小鹏的信任,在没有见过实车的情况下,很多用户甚至早在2018年6月就交了预付款,今年4月才刚刚提车。


“提车三个月,高续航、高性能、价格甚至还更低的车就出来了。”7月,第一电动网曾对此事进行报道,在北京几近三十位用户维权的现场,很多“鹏友”对此愤愤不平。


有用户计算,2019款G3,续航365公里,综合补贴后售价约为18万元,而新款G3 520长续航车型,补贴后售价仅为16万元。


“我6月份刚刚买的车,”其中一位用户更是表示,“当时我还特意问了销售人员,会不会有新车型,什么时候出新车型,但是都告诉我没有。”但是提车仅10天,转眼他就看到了G3 2020款的上市。“真的感觉自己被骗了,我们那么信任小鹏,最后竟然被这么对待。”


随后,何小鹏在微博上发表长文,向老用户道歉,称“让大家伤心了”,并给出解决方案:3年之内,赠换购另一台小鹏汽车时,可以额外享受1万元补贴。


“毫无诚意!”时至今日,第一电动网再次回访当时参与维权的用户,他们的态度仍未缓和,却又无能为力。“来来回回去小鹏总部谈了那么多次,他们也没有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其中一位用户坦言,“我现在真的很后悔买小鹏。”


销量:C端的胜利


喜忧参半,小鹏在老鹏友那里失了口碑,却在新鹏友中赢得了市场。


据乘联会数据,2019年11月,小鹏G3销量达到1016辆。其中,520版本占比高达85.8%,带有智能辅助驾驶的智能版本(智享版、智尊版)更是达到87.5%。


虽然这份单月销量数据在蔚来和威马面前都算不上出色,但是与其他两家新势力相比,这1016辆车却是实打实地卖给了个人用户。据小鹏汽车数据,截至2019年10月底,小鹏G3累计交付量中个人用户占比达到79.14%,是几家造车新势力中,C端用户平均占比最高的企业。


第一电动网在今年也曾针对造车新势力的用户群体做过数据分析。其中,1-10月,蔚来ES8的上险数为8159辆,其中个人用户为5686辆,相比小鹏,个人用户占比略低,为69.6%。而随着即客行在海南的全面落地,再加之对汽车租赁业务的涉及,威马则已经将市场重心逐渐转移至B端市场。


事实上,在众多新势力中,小鹏对于C端的敏感度也是最高的。此前,何小鹏不止一次地表达过自己对于C端用户的焦虑。



11月,在某个颁奖典礼的间隙,何小鹏在接受访问时就表示,“国内电动车目前大多卖给了的士、出行等B端客户,卖给真实消费者的数据很少。”


而爱发微博的何小鹏也曾在这个社交平台上发表过类似的担忧,“看了中美在2019前9个月电动汽车的拆分数据,很沉重,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电动汽车数据拆分出来,再将卖给的士、出行等大客户的数据拆分出来,最后将实际销售价格12万以下,主要给出行金融解决方案的拆分出来,剩下实际卖给真实消费者的大概只有实际万辆。”而他更是指出,今年的数据与2018年相比还增长了200%以上,去年有质量的基数更低。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今年12月,在小鹏汽车媒体团拜会上,小鹏汽车品牌公关经理李鹏程就表示,到目前为止小鹏汽车的累计交付量已经超过12000量,其中C端用户超过80%。对此他也不禁感慨:“这才是小鹏汽车持续向上发展的源泉。”


而对于未来,小鹏汽车显然依旧看重C端市场。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何小鹏表示,未来将重点突破C端电动车市场。


担忧C端、强调C端,抢夺C端,比起整体销量,小鹏似乎更加关注真实消费者的数量。而从某个角度来看,这样的关注与忧虑,或许也源自一位中国汽车人的责任与担当。


取暖:抱团发展


何小鹏是个有棱角的人。在新势力刚刚兴起的那几年,“diss”(怼人)是他的常规操作,作为经常被媒体拿来比较的对象,李斌的蔚来则是首当其冲。


李斌的高调众人皆知。为了能够让更多精英人士认识并且记住蔚来,李斌出手阔绰,将体验店的地址选在了北京王府井、上海中心和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顶级地段,据统计,仅北京体验店的租金一年就高达8000万元。


对于这样的行为,何小鹏只说,“小鹏汽车2017年花的钱少到说出来不好意思,新总部租金十分便宜,每天仅为1元/平方米。”显然话里有话。


2018年,被贾跃亭晃过一道过后,外界都在等待着造车新势力真正的量产车。而李斌第一个站了出来,表示国庆期间将交付一万台创始人版ES8。


这很快又成为了何小鹏朋友圈中的话题。2018年7月底,何小鹏发文表示,“新造车公司第一辆车最好只交付内部和少数用户,做一个中改以腾挪时间和空间来大幅度提高品质和平台体系(特别是后者,真心难);没有人可以交付10000台,要努力实现说到做到,才可以更持续的发展。”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字里行间,无不显示着这段话的主语是属于蔚来。


随后,李斌“影响不大”的回应又得到了何小鹏迅速的反馈。他再次发朋友圈表示,“这个赌局我接下来了,等年底看结果(我觉得我肯定会赢,嘿嘿,谢谢李斌的礼物),加油啊李斌。”


虽然最后何小鹏没赢,还强调“我和李斌打赌就是我们要把品质做的更好一些”,但是他时常“开杠”同行的行为还是让人印象深刻。


而2019年,这场“相爱相杀”的大戏却没有向着人们预想的剧情发展,而是来了个180度大转弯——12月11日,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相继宣布,二者已经在充电网络方面达成合作。小鹏超充桩正式接入NIO Power充电地图,小鹏车主可以通过小鹏汽车App启动蔚来超级充电桩,同时也可以免费获得蔚来的充电服务。


在这个异常寒冷的严冬中,身为新势力中关注度最高的二人,开始了抱团取暖。


这并不是没有征兆的。在爆款文章《蔚来李斌,2019年最惨的人》火遍社交平台之时,何小鹏一改往日的“火辣”,在微博上转载并表示,“作为朋友和同行者,挺李斌兄弟!”,语气中满是温情。



虽然未来二者能否还有再进一步的合作不得而知,但无论是化敌为友,还是老友重逢,在这个困难时期,何小鹏显然尝到了来自“朋友圈”的甜头。


更早一些,11月13日,小鹏汽车官方宣布已成功签署C轮融资,总金额为4亿美元。在融资失败的消息不断传出的当下,小鹏的成功显得尤为难得,也让这个略显低迷的行业为之一振。


而制造这场“地震”的人,正是何小鹏的老朋友,雷军。


何小鹏与雷军的渊源可以追溯至13年前。2006年,何小鹏创立UC两年之际,便获得了雷军的投资。


如果这只算是初识,那么两年后,雷军亲自进入UC并担任董事长一职,则为二人日后的合作与携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小鹏汽车成立。当时,雷军便以小米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参与了其天使轮融资。


不止于此,今年9月24日,小米5G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又当场宣布,小米集团将于小鹏汽车展开深度合作,并透露小米9 Pro 5G将通过NFC功能充当“车钥匙”,而该功能预计率先落地小鹏汽车高端智能轿跑P7。


从“第一桶金”到“车钥匙”,再到战略投资伙伴,小鹏汽车的每一步发展似乎都离不开雷军的帮助。或许也正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不知何时,小鹏汽车也成为了外界口中“互联网造车界的小米手机”。


小米与汽车界的“小米”共同携手,未来还能为C端用户制造什么惊喜,我们同样还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个传统新能源车企都遍地哀嚎的时刻,因为有了这些兄弟们,身为新势力中的一员,小鹏的日子显得好过了很多。而在何小鹏在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正在进行C+轮融资”的言语,明显也多了几分底气。

精彩评论 (1)
    头像
    成都老鹏友
    男子汉,站直了别趴下!我们还等着用你的车呢。挺你!
    01-02 19:13
最新评论 (3)
    头像
    鹏友712972
    嘿嘿😁,我挺你
    03-06 01:58
    头像
    成都老鹏友
    男子汉,站直了别趴下!我们还等着用你的车呢。挺你!
    01-02 19:13
    头像
    Rupert
    对于G3换代风波,对于首批车主而言,的确是恶心的,最主要原因是结果的影响太不对位,对于企业,可能是一个产品更迭市场计划的不妥,而且相对恶劣影响已经无法挽回,但对于购车用户,一辆车对于大部分C端家庭用户而言,还是很大的一笔支出,而且大部分可能到现在依旧还款进行时,换是谁都恶心,而且都还是品牌首批用户,这个结果更是恶心加个更字。
    但这只是情感上,法律上甚至道义上,小鹏没做错什么,毕竟车企也是企业,开门做的是生意,1万的再优惠可能就是一个成本预算内的最大化结果,车主也只能认倒霉,也别纠结自己的首批的身份,当首批也是当时自己自愿的选择,对于企业,首批用户也只是一个普通用户,对企业贡献的也是一份普通用户的利润,没差的。
    小鹏没有能力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失智买单,但至少能做的是吃一堑长一智,做好后续的产品迭代规划,一个品牌是没有那么多用户可以寒心的。
    01-02 17:20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