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云种草”到握稳方向盘,这篇把心动落地



#我的提车作业# 从在APP上刷到小鹏的第一眼心动,到反复对比配置、试驾体验,再到今天终于把爱车开回家,这段“追车”旅程满是期待与惊喜。这份提车作业,想从选车、提车、初体验三个维度,给同样关注小鹏的朋友一份真实参考。
一、选车:为什么最终锁定小鹏?
最开始看车时,我既考虑过传统燃油车的“稳妥”,也对比过其他品牌的新能源车型,但小鹏的两个核心优势让我动了心。一是智能驾驶辅助,作为每天要走30公里通勤路的打工人,小鹏的XPILOT系统能在拥堵路段自动跟车、保持车道,试驾时那种“解放右脚”的轻松感,直接戳中了我的需求;二是续航与补能,我选的小鹏G6 700max版,CLTC续航能到700公里,周末带家人周边游完全不用焦虑,而且小鹏超充站覆盖广,下班路上顺便补能,比加油还方便。
期间也纠结过配置,比如要不要选轮毂升级、内饰颜色,但销售很耐心地帮我分析:日常通勤为主的话,基础轮毂舒适性足够,浅灰色内饰耐脏又显空间,最后敲定的方案,既没多花冤枉钱,又满足了我的核心需求。
二、提车:流程顺畅到“超出预期”
提车前一天,小鹏的交付顾问就发来了详细的提车指引,包括需要带的证件(身份证、购车合同、尾款支付凭证)、提车流程(验车、签文件、买保险、办临牌),甚至贴心地标注了交付中心的停车位置。
当天到店后,首先是验车环节。交付顾问陪着我绕车检查,从车漆有没有划痕、玻璃生产日期是否一致,到内饰按键是否灵敏、车机功能是否正常,每一步都讲得很细致。我最关注的电池部分,也特意查看了充电口密封性和电池健康度,确认没问题后才签字。
接下来的手续办理比想象中快,保险可以直接在店内投保,临牌当天就能拿到,整个过程不到2小时就搞定。最后交付顾问还花了1小时,手把手教我操作车机、设置智能驾驶辅助参数,连“如何用语音控制打开后备箱”这种小细节都没落下,完全没有“提车后就没人管”的顾虑。
三、初体验:开了3天,这些细节让我越开越爱
提车回家的路上,第一次用小鹏的智能驾驶辅助,在高架上设置好车速和跟车距离后,车辆能平稳地应对前车加塞,遇到弯道也会自动微调方向,比我自己开还“稳”。车机系统也很流畅,说一句“你好,小P,打开空调24度”,响应速度几乎没有延迟,连我爸妈这种对科技产品不敏感的人,都觉得“这车子真听话”。
另外两个惊喜点,一是空间,我180cm的身高坐在主驾,头部和腿部还有不少余量,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也不挤,周末带父母出门,他们都说“比家里之前的车舒服”;二是能耗,市区通勤开空调的情况下,百公里电耗大概15度左右,按家里0.56元/度的电费算,每公里成本不到1毛钱,比坐地铁还便宜。
写在最后:提车不是结束,是新旅程的开始
从“纠结选哪款”到“握稳方向盘”,小鹏给我的不仅是一辆车,更是一种更智能、更轻松的出行方式。如果说有什么遗憾,大概是没能早点遇到它——不过没关系,接下来的日子,就等着开着小鹏去打卡更多地方,解锁更多智能驾驶的乐趣啦!
如果有朋友想了解某款小鹏车型的具体配置,或者提车时的避坑技巧,随时留言,知无不言~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