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8月智能驾驶总结

头像
王德佑
08-31 18:09

#我的8月智能驾驶总结# 小鹏P7+ 8月智驾体验:1122km路程里的便捷与真实

一、8月智驾核心数据(小鹏P7+专属)

• 总行驶里程:1705公里

• 智驾行驶里程:1122公里(智驾占比达65.8% ,超总行程一半)

• 总行驶时长:44.9小时(推算智驾平均时速约25km/h,以城市通勤场景为主)

• 自动泊车次数:34次(日常商超、小区泊车高频使用)

二、典型场景智驾表现(小鹏P7+实测)

1. 城市通勤主力场景

作为日常上下班的“代步搭档”,早高峰8点的城市快速路(如环路、主干道)是智驾高频使用区。小鹏P7+的NGP功能能精准识别车流中的加塞车辆,遇到相邻车道“斜插式加塞”时,不会像人工驾驶那样慌神,会提前微调车速预留安全距离,避免急刹;晚高峰过路口时,对“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横穿”的识别很灵敏,曾2次在小区门口提前减速,避开突然冲出的电动车,比我自己的反应快1-2秒。

2. 中短途高速场景

周末带家人去周边城市游玩,单程120公里高速路段开启智驾后,体验感明显提升。系统能稳定保持车道居中,不会像人工驾驶那样偶尔“跑偏”;遇到前方慢车时,会自动检测左侧车道是否空闲,确认安全后打灯、超车,全程不用频繁踩油门刹车,单程下来脚不酸、腰不僵,长途疲劳感减轻不少。

3. 高频自动泊车场景

34次自动泊车覆盖小区地下车库(窄车位)、商超地面停车场(划线模糊车位)两类场景。小区车位宽仅2.3米,P7+的自动泊车功能能通过环视摄像头精准把控距离,车身与两侧车辆间距能控制在20-30cm;但遇到商超“斜向划线+相邻车压线”的车位时,有2次需要手动微调方向才能停稳,整体适配性还是比人工泊车更省心。

三、实际使用感受(小鹏P7+用户视角)

1. 驾驶轻松度:以前下班到家总觉得“腿发沉”,现在开启智驾后,脚不用一直搭在踏板上,双手轻握方向盘即可,通勤结束后疲劳感至少减少60%,连家人都说我“回家后脾气变好了”。

2. 出行效率:早高峰通勤时间从原来的45-60分钟,稳定到40-45分钟,因为智驾能更平稳地控制车速,避免频繁启停;自动泊车平均耗时1分钟左右,比我自己手动停快30秒,尤其赶时间时特别实用。

3. 安全感:小鹏的“前车急刹预警”和“车道偏离纠正”很贴心,有次在快速路走神,车辆刚要偏离车道,方向盘就轻微震动提醒,同时自动回正,及时避免了剐蹭风险。

四、问题与改进建议(针对小鹏P7+)

1. 待优化问题

• 雨天中雨及以上天气时,前挡风玻璃有雨水残留,会导致车道线识别偶尔跳脱,出现“智驾暂时退出”提示,需要手动接管;

• 小区内部道路(无明确车道线)行驶时,系统对“路边违停车”的避让逻辑偏保守,会频繁减速,导致后排家人有点“晃”;

• 自动泊车遇到“无划线但有地锁的车位”时,无法识别地锁,曾1次差点压到地锁,需要提前手动关闭功能。

2. 改进建议

• 希望优化雨天摄像头的“抗干扰算法”,或增加前挡玻璃“智驾专属雨刮模式”,减少雨水对识别的影响;

• 建议针对“小区内部道路”新增场景模式,放宽对路边障碍物的避让阈值,避免频繁减速;

• 自动泊车功能可增加“地锁识别”,毕竟小区、商超停车场地锁很常见,能减少误操作风险。

五、场景实拍建议(小鹏P7+适配)

1. 智驾运行界面:行驶中拍摄车机屏幕,展示“NGP已激活”图标、车道线(蓝色高亮)、前车距离(实时数字),体现智驾工作状态;

2. 自动泊车成果:停稳后从车外拍摄,展示P7+与两侧车辆、车位线的距离,突出泊车精准度;

3. 行程数据页:行程结束后截图车机“智驾报告”,包含本次智驾里程、时长、接管次数,让数据更直观。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