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鹏P7+提车记:一场始于心动、终于心安的选车之旅。

头像
柒崽老爸
08-27 17:40

我的p7+已经提回来半个月了,是时候交我的提车作业啦
换车原因:
闺女即将踏入小学,我每天得开车半小时送她上学,家里15年的阿特兹虽已十年,却车况扎实、油耗也省,便想着增购一辆给媳妇儿用。她早念叨着公司停车场那辆米白色M03,网上比对参数后,本已打定主意去试驾M03,没成想一进4S店,目光就被P7+牢牢勾住了——说是“一见钟情”都嫌不够,简直是挪不开眼。
这P7+的颜值实在太戳人了。最新的家族式前脸设计得利落又精致,大灯像淬了光的星星,点亮时透着股灵动劲儿,整个前脸的线条软中带韧,不似有些车那般生硬,远看近看都透着高级感;再看尾部,溜背造型从车顶一路顺滑地收向车尾,没有半点拖沓,像是用画笔一笔勾勒出来的,既藏着运动的小野性,又带着家用的温柔,站在车旁看一眼,就明白为啥能瞬间把M03比下去了。
更让人心动的是它的“内在”。打开车门,内部空间简直是“惊喜级”的——后排坐两个大人再带个孩子,腿边、头顶都松快得很,闺女的书包、媳妇儿常带的购物袋往后备厢一放,还能余出大半空间,完全不用为“装不下”犯愁。配置更是贴心,中控屏清晰流畅,常用的功能一触就到,座椅软乎乎的像陷进沙发里,连后排的空调出风口都设计得顺手,坐进去就觉得“这才是家用车该有的样子”。
就这么一眼,之前对M03的那点心思彻底没了,心里就一个念头:加钱,买这个!!(这里必须贴合网图,没买车之前各种看网图来着)

选车和试驾:
作为人生中第一辆电车,从决定置换的那一刻起,我便抱着十足的期待开启了“货比三家”的选车路。直到遇见小鹏P7+,所有的比较仿佛有了终点——它就像一份精准匹配需求的“理想答卷”:配置相近的车型中,它的价位最具诚意;价位相当的竞品里,它的配置又远超同级。更难得的是,在一众同级车型中,它的颜值长在了我的审美点上,空间表现堪称佼佼者,智驾水平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这份“始于颜值、陷于实力”的心动,让我毫不犹豫地将它列入了首选。
真正让全家人都彻底倾心,是在五次细致入微的试驾里。
第一次独自试驾,便摸清了它的“性格”:不同于Model 3、极氪007偏运动的调校,P7+更像一位贴心的“家庭管家”,悬挂偏软的设定将舒适感拉满,哪怕是日常通勤也能享受到惬意的驾乘体验,而充沛的动力储备,又能在需要时给予十足的信心,让每一次加速都从容不迫。
第二次带着妈妈、妻子和孩子全家出动,才算真正见识到它的“家庭属性”。这次换妻子驾驶,我则坐在后排感受——空间宽敞得超出预期,比起家里的阿特兹简直是“降维打击”;后排的通风、按摩功能一开启,疲惫感瞬间消散,折叠小桌板更是戳中了日常需求,以后孩子上学路上就能舒舒服服吃早餐;座椅坐垫长度恰到好处,靠背软硬适中,久坐也不觉得累,还能灵活放倒调节角度,连容易晕车的女儿都全程保持着好心情。更让我暖心的是,适中的底盘高度,让腿脚不便的妈妈上下车时毫不费力,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对家人的关照。
第三次试驾,源于一次与销售的偶然闲聊。当我提及家里地库是机械车位时,这位有着4年P7驾驶经验的老车主销售立刻警觉起来——他深知P7+车体较宽,担心停车会有难题。于是主动提出:“您回家测下车位宽度,我来查车辆轮距。”最终算出轮距1910mm、车位宽2050mm,虽能停下却格外极限。为了让我放心,他直接把试驾车开到我家地库,陪着我反复尝试停车,确认能停入的那一刻既庆幸,又多了几分纠结。(新鹏友买车时也请注意一下这个问题)

这份纠结,在第四次试驾时彻底消散。因为实在放不下对P7+的喜爱,我跟销售说“打算买了慢慢练停车”,没想到他比我还上心:“您要是确定要,我再陪您去地库多练几次,别等新车到家第一天就磕碰了。”于是,他再次驱车来到我家地库,陪着我一次次练习,还一起总结出一套顺畅停入机械车位的流程。这份超出预期的细心与负责,让我对小鹏的服务好感倍增。
第五次试驾,恰逢定车当天。销售提议:“再好好试一圈,确认没问题咱们再定。”途中,他还分享了自己开老P7四年的真实体验——从日常养护到实用功能,句句都是干货,让我对未来的用车生活更有底。
当试驾的顾虑彻底打消,交定金的那一刻便格外坚定。
最终,妻子成为了“尊贵的小鹏P7+车主”,而我们全家,也即将迎来了这份满载舒适与安心的出行新伙伴。

提车过程:
一周的翘首以盼,终于等来了提车的“倒计时”——周五傍晚,门店传来消息:爱车会在夜间到店,交车团队已安排好周六上午的全流程准备,从车辆检测、精细清洗到满电续航,只为让我们提车时能看到最完美的状态,还特意叮嘱我们周六下午1点到店验车即可。挂了电话,我和妻子立刻忙着核对车款、确认银行转账限额,连指尖都透着期待的雀跃。
周六下午一到门店,目光瞬间就被那辆小鹏P7+吸引——阳光下的车身泛着细腻光泽,比试驾时更添了几分“自家专属”的亲切感,之前所有的等待,在见到它的那一刻都有了圆满的答案。

验车环节我们不敢马虎,跟着交车人员一步步仔细核对:
• 绕车检查车漆,确认每一处漆面都没有喷涂不均或细微划痕;
• 打开车门查看内饰,座椅缝线、中控面板、扶手箱边角,都没有破损或瑕疵;
• 通电测试所有屏幕,中控屏、仪表盘、车机交互都运行流畅,按键反馈也正常;
• 最后还特意核对了车辆生产日期、玻璃出厂日期和轮胎日期,确保每一处细节都符合预期。
确认爱车“零瑕疵”后,便顺利办理后续手续:提交车款、缴纳保险费,用手机快速登录并激活车钥匙——还因为“尊贵的P7+车主”(妻子)的信任,我成功拿到了主钥匙✌。缴费完成后,交车人员立刻帮我们开具购车发票、加急办理临时牌照,全程不用我们多跑一步。
等待临牌的间隙,交车人员还化身“专属讲师”,拿着平板对照车辆功能,从智驾模式切换、座椅按摩调节,到车机语音指令设置,都讲得细致入微。怕我们记不住,还手把手帮我和妻子的账号分别调好常用座椅位置、空调偏好、导航默认设置,连孩子喜欢的儿童模式都提前帮我们激活了。
最后便是仪式感满满的交车合影——站在属于我们的小鹏P7+旁,快门按下的瞬间,也宣告着人生第一台电车正式“归队”。(此处口头批评一下,哪怕拍照时借给我们一束假的手捧花也行啊😝)

至此,我的小鹏P7+提车日记,总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回想这段旅程,从选车时初见P7+的“一眼沦陷”,到五次试驾里摸清它脾性、确认它适配全家需求的“步步安心”,再到提车当天握住钥匙、拍下合影的“满心雀跃”,每一个细节都裹着期待,每一段经历都藏着温暖——是车型本身的实力契合,也是销售与交车团队的贴心陪伴,让这场“人生第一辆电车”的选择,格外顺遂。
如今,我们一家终于正式加入热闹的“鹏友大家庭”,往后的朝暮与四季,也盼着P7+能载着我们:穿过清晨的城市烟火,驶向周末的郊野风光,记录孩子的笑声、老人的安心,一起走过更多平凡却闪光的日常。
也愿所有同路的“鹏友”,都能与爱车并肩,在每一次踩下电门的出发里、每一次平稳抵达的归途中,收获满程的幸福与安心。
最后,感谢每一位耐心看完这段文字的朋友,愿我们都能在自己的出行路上,遇见属于自己的“理想座驾”。
ps:放一张昨天晚上拍的p7+吧,拍照技术不太行,照不出它的美,我也会在提车一个月后分享我的经验,愿这篇文章和未来的文章能帮助到准备入手的新鹏友。

#我的提车作业#
(本文完)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