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全力倚已,提了人生第一辆车(m03max)

头像
RicardoWQJ
08-23 11:02

#我的提车作业#
先简单说一说个人情况,毕业后进小学教师编到现在也三年多了,通勤单程15公里,来回30公里,家是宝山外环内,学校是宝山郊区那块,所以无论是两轮还是四轮都能挺顺畅。三年来全靠两辆电驴通勤,一辆已经不骑的九号f90还有个九号猎户座一代,骑上猎户座后也是成功让我的单程从40多分钟变成了20多分钟。但毕竟刮风下雨,天冷天热的就挺不方便,一直以来也是想物色一辆车。

家里爸妈都退休了,都是普通工薪阶层,老妈还闲不住要去外面干些零活就是想多挣点为我以后结婚啥的。我其实对车的关注很大程度还是因为小米造车之后,再带上点对小米产品的依赖性,所以一开始自然而然很关注su7或yu7,再加之身边同事也是好哥们年前买了su7pro,身边那些男同事基本都会打趣和我说要买就买小米呀,我本来也是这样考虑的,包括油车也是看的宝马3系,ct5还有新a5l这种,基本都是在考虑20-30w这个区间,手头攒的钱全款也都能买,好几次也都想冲动下单,但在了解了无论油电这两年的恐怖贬值率,再加上整体环境等等因素还是没有把钱掏出去,就像超哥说的车就是个工具是消耗品,在网上bba那都不叫车,可事实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30w预算去买车真的有些不切实际,赚了钱后才知道钱的难赚,生活中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还是把钱捂在口袋里更合适。

油车还是电车,也是纠结了很久,油车想着可以先买个二手,但是家里没有车自然也就没有沪牌,挂外牌说白了去哪都不方便,家里住的是老小区没有充电桩,不过附近的充电区域还是很多的,小桔上一搜方圆两公里遍地开花,最便宜情况就是晚上10点后拼好电6毛左右一度,免两小时停车费。一年公里数其实就按通勤来算肯定到不了一万,但有了车可以多跑跑,估摸也就一万上下的样子。其实综合这些因素,绝大部分人都会推荐别买电车,我想着要买就买个不贵的,亏也亏不到哪里,就正常不说开十年,开个5-8年也够了,也有免费绿牌还有免购置税的因素在。家里父母其实还是希望我买油车,买个日系的经久耐用,开个十多年那种,但毕竟是我自己掏钱也就没多说啥。

选电车其实一开始选的是领克z20,无论是车子用料还是车身宽度都挺符合老爸的喜好,我爸就特不喜欢车子宽。但思前想后觉得z20连行车记录仪内置都没有,还是想买一个智能化程度高一些的,不然开起来不就是一个用电的油车嘛,加之我也没有什么家用需求后排不坐人,最多偶尔载载爸妈。十万出头这个价位,其实可选的挺多,但综合看上去年轻些智能化程度高,加之销量高低来看,还是选择了m03 502max。

选择的全款,在4s店把工资卡给工作人员划掉12w多尾款真的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感受,可以说是我人生中一下子花掉的最大一笔钱。提车当日,几个哥们陪我来吃饭,说实话还有点恍惚,下午就载着老爸直接去了车管所上牌,到了车管所才是发生了让我最不舒服的一件事,不知道是因为要下班还是因为我一开始验车区没停对,加之我当时人毕竟昏,唯唯诺诺的样子,那个验车拍照的工作人员年纪有些大(穿着制服上有jc二字)看到我买这车就说,怎么会买这个的,一年内还会再见面的,小鹏口碑又不行,一年电机就要坏掉看着吧,语气里满满的不屑,不好评价了...但选号时和老爸一块瞄了几眼就看到了尾号8677,就选上也安好了,还挺顺。

提车后的几天其实一直在想那人说的话,我自然知道这车的缺点,扭力梁、前驱、后排垃圾,有的时候小红书啥的刷刷对这个车的评论就会看见什么买了同价位最烂的车这类话。然后纠结的就不是买这个车了,而是在想自己的情况是不是根本就不该买电车,或者说自己根本就不该买车,毕竟还会有各种消费要等着车。所以可以说提完车后那几日都没有啥兴奋的感觉,反倒多了不少焦虑。

在论坛发过这个帖子后,也是收获了很多老哥的评论,现在也是愈发想通了,车辆作为一个交通工具,只要能为我提供服务和出行便利就够了,也就不存在什么亏不亏的事。同时从现在起更要攒好每一分钱了,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开销,平日里短途旅行就靠九号老伙计,也可以实现载着父母四处兜兜转转的心愿。很喜欢老哥们说的一句话:“适合自己的就是好车!”各位鹏友看个乐。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