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行千里 自驾G348





520km
行驶里程
245km
智驾里程
41.3kwh
充电度数
9.9kw/h
平均能耗
接上一篇游记
8月4日晚上在宜昌长阳的滑翔伞基地露营,晚上睡车上玩手机,刷到挺不错的自驾路线,本着来都来了,就去看看的原则,就和朋友商议着第二天一同自驾过去玩玩,不然只是跑了两百多公里露营看星星有点亏😅😅
人生必驾318,现在时机还不太对,还去不了😂,那就先自驾一下他的同胞兄弟,G348三峡公路啦!

去的路线大概就是这样的,先从滑翔伞基地下来,出发到宜昌三游洞,再从三游洞导航去鹰嘴岩,不走高速,选择走G348国道,沿路打卡观景。
从山上下来,天还没完全亮,太阳还未全出来

先欣赏一下下山路途的风景和清江的景色
(图实在太多,先拼几张图...)

前往三游洞的途中

到达第一站,三游洞
三游洞 得名由来:唐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夷陵,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史称“前三游”。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洞中,各提诗一首于洞壁之上,被称为“后三游”,三游洞由此得名
驶离宜昌市区,G348三峡公路便一头扎进了西陵峡的怀抱。这段双向两车道的公路,藏着太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传奇。路过干沟子大桥时,不妨停下车细看——这座带着岁月痕迹的桥梁,钢筋水泥的肌理里还能读出三线建设时期的坚韧。当年建设者们在悬崖峭壁上凿石开路,用钢钎与炸药在无人问津的峡谷里撕开一道口子,如今桥身两侧的护栏上,还留着风雨冲刷的印记,仿佛仿佛在诉说着从“绝壁无路”到“车鸣山间”的蜕变。

第二站 听风谷
听风谷的悬空平台是第一个惊喜。12米长的栈道探向悬崖外,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沟壑,眼前是铺展到天边的群山。风从峡谷深处钻出来,带着江雾的湿润,吹得人衣袂翻飞。若是清晨来,云雾还没散尽,远山如黛,近峰似画,连呼吸都成了与自然的对话。


第三站 山外山
山外山观景台的视野更为开阔。这里没有刻意的修饰,只有一块简单的指示牌,却能让人站着看很久——层叠的山峦像海浪般起伏,阳光穿过云层在山脊上投下流动的光影,长江在山谷间拐出一道温柔的弧线,偶有货轮驶过,留下白色的航迹,很快又被江水抚平。



第四站 明月台
最热闹的应该就是这里啦,“三峡公路”的打卡字样旁,总围着排着队等待拍照打卡的旅人。但比起拍照,更动人的是转身可见的三峡崖刻。那些模糊的字迹是历史的注脚,与远处的三峡大坝遥遥相对,让人想起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诗句,也感叹着今人的“高峡出平湖”。


偶遇同是来自驾的鹏友

若想深度体验,西陵峡0.618服务区是个好选择。这里不仅能解决用餐补给,还是个天然的地质课堂——裸露的岩层上,能清晰看到褶皱与断层,仿佛翻开了地球的日记本。带孩子来的话,不妨让他们摸摸那些带着岁月痕迹的石头,感受自然的伟力。

干沟子大桥

沿途风景美到爆

莲沱畔




九畹溪 牛肝马肺峡



去鹰嘴岩的路上,山上种的全是脐橙,我们来的时机有点不对,要是十一二月来,估计就是,满山的金黄了


山上的梯田

鹰嘴岩停车场又遇到自驾的鹏友

继续前行,最远到达 新滩滑坡遗迹
本来是准备到新滩渡口坐一下轮渡到对面游玩,肚子有点饿,就没有去,就在附近找了一个农家乐,吃了顿午饭,刚好看到这个新滩滑坡遗迹,G348国道不愧是地质公园,沿途可以看到,很多地质运动留下的遗址。


吃完午饭后,感觉时间还早,就想着再找个地方再打个卡,于是在小红书上面找到一个可以俯瞰三峡大坝的地点,宜昌市夷陵区花鸡坡村洗添坪,到山上面还看到了高山的茶园,挺漂亮的,继续走到山顶,就能俯瞰三峡大坝了,晚上的时候,三峡大坝会有照明灯光,会更加好看一点。

看完三峡大坝后,就和同事一起自驾返程,回到工作地了,这一天,我们基本上都在赶路,没有提前做攻略,有点小尴尬,不过开山路看风景还是很棒的。
一天下来,我们开了520公里,真是精疲力尽的一天啊。只走了150公里左右的高速,自驾了G348国道,最后返回常德,一天跑下来,平均能耗居然只有9.9,能耗表现只能用优秀二字形容!
当车灯最终驶离三峡公路的蜿蜒,后视镜里的山影与江声渐渐淡去,但那些曾驻足的观景台、触摸过的岩壁、听过的风语,早已成了行囊里最沉的收获。G348宜昌段的奇妙,正在于它从不是一条单向的征途——你向山水奔赴的每一公里,山水也在向你递来一张通往内心的船票。或许某天回望,会突然明白:所谓自驾,不过是借车轮的轨迹,让三峡的魂,悄悄住进了心里。
#小鹏自驾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