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带娃新姿势:跟着小鹏X9解锁博物馆里的移动亲子时光




暑假带娃出门,最怕的不是娃精力旺盛,而是把大半力气耗在找车位、扛行李、跟烈日较劲上。直到这次开着小鹏X9打卡福建省博物院,才真正体会到:带娃出行的幸福感,真的能被一辆车重新定义。

从市区出发时正值早高峰,老城区的街道像被揉皱的纸,电动车和行人在车流里灵活穿梭。本以为要在博物院拥挤的停车场里上演“停车大战”,没想到小鹏X9的自动泊车成了第一个惊喜。我手机APP上点了“自动泊车”,屏幕上的蓝色轨迹线像有了生命,X9的后轮精准转向,车身以毫米级的精度一点点“挤”进车位,全程没碰到底盘护板,也没蹭到旁边的老车。后视镜里,后座的娃正趴在安全座椅上翻绘本,嘴里还念叨着“爸爸的车会自己停车呀”,省去了我下车指挥、上车挪位的满头大汗,光是这一步,就把带娃出行的焦虑值降了一半。

进了博物院,闽越文化展厅里的青铜剑、海上丝绸之路展区的古船模型,让娃的好奇心彻底被点燃。他指着玻璃柜里的陶罐问“这是古代人装果汁的吗”,又对着复原的航海图喊“我们下次开X9去这里好不好”。逛到正午,福州的太阳把地面晒得发烫,走出展厅时,手机APP早已提前10分钟启动了“远程预冷”。拉开车门的瞬间,24℃的凉风裹着淡淡的香氛扑面而来,跟外面38℃的热浪像是两个世界。
最让娃惊喜的是第三排的“魔法座椅”。把座椅调至半躺模式,再铺上自带的小毯子,他整个人蜷在里面,腿搭在侧面的扶手上,手里举着小饼干说:“妈妈你看,我现在是躺在云朵上吃零食!”以前开其他车,第三排总像个“临时加座”,坐久了娃要么喊腿疼,要么在后排东倒西歪。但X9的第三排座椅角度能精确到1°调节,靠背的弧度刚好贴合孩子的后背,连安全带都设计成了柔软的织物材质,难怪他说比家里的沙发还舒服。
回程路上,娃扒着车窗看街景,突然想起早上在博物院听的土楼故事,吵着周末要去永定土楼。我扫了眼仪表盘,续航里程还剩300多公里,按照市区到土楼的往返距离算,中途根本不用特意找充电桩。电量焦虑一消失,连规划行程都变得轻松——周末带个折叠婴儿车、几包娃的零食,X9的后备箱空间足够装下这些“装备”,第三排还能预留出放玩具箱的位置。




其实带娃出行的真谛,从来不是去多远的地方,而是少一点狼狈,多一点和孩子相处的专注。就像这次在博物院,不用分心找车位,不用满头大汗地开车门,不用在半路担心电量不够,才能静下心听娃天马行空的提问,陪他在历史的细节里慢慢探索。小鹏X9的智能,或许就藏在这些被“省出来”的时光里:让车成为亲子时光的延伸,而不是负担。暑假才刚过半,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出发——毕竟有这样一辆能“读懂”带娃需求的车在,无论去哪,都像揣着一颗定心丸,踏实又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