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来铅(yán)山,过了两天神仙日子

头像vip
昕心向希~
08-07 18:16 · 认证自媒体创作者

提起铅山,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把铅(yan,第二声)山读成铅(qian,第一声)山。因为从7月中旬开始立下了周末周边游的flag,上周末,我便临时起意,开着G6和家人来铅山县度假,打卡了有神仙山之称的葛仙村和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鹅湖书院。

一、行程概况
因为是临时起意的旅行,出发前才发现葛仙山的自营的酒店都已经订满了。无奈只好在景区附近的村子里找民宿入住。经过一番对比之后,最终只花了200多就定了2间距离景区最近的民宿,果然“福祸相依”啊,毕竟住一晚而已!选定民宿后,便通过高德地图将位置路线信息推送给车机,开启了全程185km的自驾之旅。

路线选择:因为出发前还有94%的电量,续航剩余530km。通过导航对比,高速需要绕路,用时也只比国道快半个小时,而且要多花70多元的过路费。于是和家人商量走国道。

能耗情况:因为葛仙村地处武夷山脉,进入山区后,表显里程126km,行驶了2小时27分,能耗为12.1kwh//100km。经过60km左右的山路和乡道,抵达民宿后,表显里程184.2m,行驶了3小时39分,在小鹏高效的动能回收加持下,能耗也仅仅增加了0.2,来到12.3kwh//100km,满载空调全开的情况下cltc续航达成率为95.8%!

有趣的是,游玩回来后,在民宿看到了一台全新G6好鹏友,正停在我白天的车位,于是必须打卡纪念呀!

二、在葛仙村过了神仙的一天
抵达葛仙村已经是下午4点半了,买了夜间游览票,大家都觉得很划算,毕竟避开了白天烈日,只有落日余晖和夜晚的山色。我们将车停在景区停车场,便转乘摆渡车进入景区。

根据景区介绍,葛仙村是以东汉末年葛玄在葛仙山的修行事迹为线索,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和要素,结合古典山水画境,以水、竹、村为创意元素,打造的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和传统文化体验的天然圣地和绝佳仙村。这几年因为青春环游记、极限挑战等综艺节目的录制,让这里成为了顶流度假区,神仙村算是坐实了!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星辰广场,因为有人造瀑布的加入,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玩水。

夜幕降临,葛仙村宛如梦幻之境。各色各样的古朴灯笼摇曳生姿,暖黄色的灯光晕染出朦胧诗意,村里街边的小店更是热闹非凡。

我们也在村街上嗦了一碗正宗的铅山烫粉!

而湖边景致更是一绝,小船如星漂浮,湖水倒映楼阁灯光,与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峦构成绝美画卷。到了夜间,我们还在众妙阁前欣赏了火烛表演这一非遗盛景!

游玩的最后,我们再次回到星辰广场,与上万名游客一道欣聆听天演唱会,观赏非遗“千灯会”,最后在一阵绝美的烟花会结束了神仙的一晚!

返回民宿,听着窗外的山风轻轻吹过,带着山间特有的凉意,不知不觉便进入了梦乡,这大概就是 “神仙日子” 最真切的初体验吧。

三、探访千年书院——鹅湖书院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奔赴铅山县城打卡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鹅湖书院。千年前,朱熹和陆九渊等儒家大咖在此激辩,首创了书院会讲之先河,也让鹅湖书院名声大振。

刚走到书院门口,就被那古朴的建筑所吸引。门楣上 “鹅湖书院” 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透着浓浓的书卷气。走进书院,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雕梁画栋精美绝伦,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人的匠心。庭院里的古树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上,像是一幅流动的画。​

我们坐在庭院里的石凳上,想象着当年朱熹、陆九渊在此论道的场景。院里的碑刻匾额更是数不胜数,每一块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细细品读,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作为一座有底蕴的县城,游玩结束后,我们还来到县城观看了辛弃疾的巨大雕像,作为辛弃疾最后的归宿,铅山的文化底蕴一定值得好好探寻。

只不过来日方长,2天的时间一晃而过。返程的途中,我们沿着当年方志敏邵世平创建“红十军”的方向,依依不舍离开了这座叫“yan”山的神仙地。
最后期待本周的青岛自驾之旅。@鹏友大管家 @充电小助手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