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在手,心跳比发动机还响。
拉开车门,一股崭新的皮革味混着淡淡的塑料膜味扑面而来,像极了我小时候拆第一台 Game Boy 的心情。坐进驾驶座,方向盘上的塑料膜还没撕干净,我故意留了一点,想延长这种“新”的保质期。
点火。
屏幕亮起,里程表从 8 km 跳到 9 km,像是它偷偷打了个招呼:“以后请多关照。”我踩着刹车,把档位从 P 拉到 D,动作比考科三时还标准。松开刹车,车子自己往前滑了半米——那一刻,我突然懂了什么叫“推背感”:不是速度,是生活把我推向下一段路。
开出 4S 店,第一个红灯。
我摇下车窗,隔壁车的老哥探头:“兄弟,新车?”我点头,笑得像个刚拿到糖的小孩。他竖起大拇指:“恭喜!”那声恭喜像给新车加了第一桶油,满得快要溢出来。
回家路上,我故意绕了远路。
经过以前挤地铁的天桥,想起冬天哈着白气追公交的自己;经过便利店,想起雨夜拎着塑料袋狂奔的背影。现在,方向盘在手,雨刷器像节拍器,把过去的日子刷成一道道水痕。
停车熄火。
车库安静得能听见冷却系统的滴答声。我绕车三圈,像检查刚出生的孩子:轮胎有没有蹭到?车牌正不正?最后,对着后视镜整理了一下头发——以后,它要陪我见很多人、去很多地方了。
晚上,爸妈下楼看车。
我爸围着车转,手指轻轻擦过门把手,像在摸一件大玩具;我妈站在副驾,故意把座椅调前调后,说“比沙发还舒服”。我靠在车门上,突然想到:这不仅是我的车,也是我们家的新成员。
回到房间,钥匙放在枕边。
照片里那束光,现在停在我家楼下。它不再是一张图,而是我的方向盘、我的副驾驶、我明天早高峰的底气。
第一次提车,原来不是“拥有”,而是“被接纳”——
被生活接纳,也被未来的自己接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