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猫猫猫生
07-27 04:46
#鹏友们的夏季用车秘籍#
一、高温防护与散热管理
1. 避免暴晒停车
- 优先选择地下车库或树荫等阴凉处停放,地表温度>60℃可能触发电池过热保护
- 露天停车时使用遮阳挡或车衣,降低车内温度(仪表台/屏幕长期暴晒易老化)可以选择商场的遮阳天幕和太阳膜。
2. 高温后勿立即充电
- 车辆暴晒或长途行驶后,电池温度可能超50℃。静置散热30分钟以上再充电,避免加速线路老化或引发热失控。
3. 空调使用技巧
- 充电时关闭空调、车机等用电设备,减少电池负载;行驶中建议“内循环+间歇通风”模式,降低能耗。

二、充电安全规范
1. 充电环境与方式
- 充电模式:高温环境下尽量选择慢充,快充建议充至80%即停止,减少电池压力。
2. 设备检查与操作
- 充电前确保充电枪干燥、无积水或氧化物;
- 拔插充电枪时用雨具遮挡接口,避免雨水溅入(即使充电桩有防水功能)。
3. 极端天气禁令
- 雷暴、暴雨时严禁露天充电!雷击可能通过充电线损毁电池。

️ 三、雨天用车与涉水防护
1. 涉水深度控制
- 允许水深≤轮胎半径(约30cm),即不淹没轮毂中心车标。涉水后检查底盘电池包是否剐蹭。
2. 雨天充电风险
- 充电桩需符合IP54以上防水等级(防泼溅),但积水漫过充电口仍可能短路。
3. 行驶安全
- 避开深水区,保持匀速通过;雨后及时清洁刹车盘,防止制动衰减。
4.雨季车辆养护注意事项
-酸雨腐蚀
雨水长期附着会加速车漆氧化,导致褪色、失去光泽,甚至出现蚀痕。
- 泥沙研磨损伤
行驶中这些颗粒如“天然砂纸”反复摩擦漆面,产生太阳纹(细密划痕)。尤其底盘、轮毂部位更易因泥水滞留而锈蚀。
-水痕与霉菌滋生风险
车内潮湿环境易滋生霉菌(如座椅、脚垫、空调管路),产生异味且危害健康。

四、精准胎压管理(夏季核心风险)
1. 冷态测压保精准
每周检查胎压,车辆静置3小时或行驶<2公里时测量(高温下热胎胎压虚高0.3-0.5bar)。避免过高追求续航误调胎压引发风险。
2.标准胎压与胎压标识位置
-驾驶室B柱标签(车门边框)
打开驾驶侧车门,在门框或门锁柱上可找到金属/纸质标签
-用户手册
说明书含标准胎压表及负载对应修正值
-中控屏菜单
配备胎压监测系统的车辆,可在“车辆设置-轮胎”界面查看
3. 特殊车辆调整
- 五年以上老车:橡胶老化需降低标准值0.1-0.15bar

五、轮胎磨损监控检查
1. 深度警戒线
花纹深度<1.6mm立即更换(硬币检测法:1元硬币插入胎纹,可见面积>1/3即不合格)
2. 异常磨损识别
胎面出现单边磨损(需做四轮定位)、侧壁龟裂(高温加速橡胶老化)、鼓包(立即停用)

以下个人是用车场景和轮胎磨损检查参考,祝大家夏季愉快安全用车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