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择小鹏G7的经历
1. 三年前-拟换新能源车但未成功
我在上海,开了十多年的外牌油车,很早就想着换车了,一直纠结选油车还是选新能源车。那时候看了些资料,觉得纯电车续航不够,技术也不够成熟,而混动车还算可以,能满足我出行需求,拟换混动车。但是,当时疫情等种种原因未买,错过了混动车最后一次送沪牌机会,换车计划就一直耽搁到现在。
2. 今年—从油车到混动到纯电的思想转变
今年初我还天真想着等27年固态电池成熟,才去换新能源车。3月听说明年可能新能源车的购置税减免政策会改,区补等也会取消,甚至送沪绿牌政策也可能有变,加上老的油车的确开了十多年太老旧不舒适了,我觉得是该出手换车了。于是连续几个月偶尔抽空检索网上资料、看抖音视频、问DEEPSEEK、询问同事和邻居等,了解不同的新能源车。刚开始家人建议买油车,说新能源车有自燃等问题,后来看到那么多人买新能源,便逐渐克服心理障碍且反向说服家人选磷酸铁锂新能源车。最早我的决策仍是优选混动,但推进并不顺利。首先去试驾四五种混动车觉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舒适,然后试着拍沪牌2次没中;另外询问了买过混动车的同事,他们竟然没几天就要充电,说大部分时间市区跑油箱很少用;另外小区内不少人买了纯电的新能源,且未配充电桩,都是去每几周附近充电站充电。我思考自己用车需求是大部分时间自己或带家人在上海或周边跑,周末或节假日江沪浙旅游,只要提前规划好充电地点,即使几百公里续航也够用。于是我逐渐改变观点,接受选购纯电的新能源车。
3. 今年-如何选中小鹏G7?
考虑家庭因素,我打算从原来油轿车升级为纯电SUV或中大型纯电轿车。为此,我通过网络遴选了不少品牌,包括 比亚迪海狮07ev,极氪7x,智界,问界,阿维塔,小鹏g6,小鹏p7+,极狐阿尔法t5,零跑等。华为系最早吸引我是因为听说鸿蒙智行不错,但是一看价格过高就被我排除了,包括智界和问界等。我刚开始的预算是15-20万级别的车。而阿维塔和阿尔法品牌过小,我担心后续有各种倒闭引起的售后问题,后来我也逐渐放弃小牌子。于是我去试驾了海狮07ev,觉得比亚迪牌子可以,车也过得去,有所谓云撵c和高配激光雷达吸引我,不过后来没选是的确觉得比亚迪做纯电高端车还是不够好,主要还是刀片电池重量大续航里程没竞争力、悬挂太软了导致我坐后面试车像坐船、没流媒体后视镜等等。试驾后我想等后面海狮06ev推出再看,但这个车目前看指标吸引力也不够大。后来我被极氪品牌吸引,觉得车好看且舒适,询问买此车的邻居,他觉得带家人出行整体可以,就是车大车贵等,他选低配没后排通风按摩功能,续航也折扣,只能上海以及附近开开;我看高配价格27万,就把此车放到大幅降价才选的位置。然后试驾了零跑等,价格可以,但总觉得达不到我对品质的要求。
我同事向我推荐了小鹏,因为他几年前买的就是小鹏。我觉得这家公司一直致力于新能源车,营收每年大幅增长,未来盈利并长期持续发展是完全可能,所以我选择信任小鹏这个品牌。试驾了小鹏P7+,老婆比较喜欢,但是我觉得车太宽太长了,我家停车位小只宽2m长度5.3m,而且靠马路牙子,让试车员试过在类似车位自动泊车,也很难很靠边停,可能是保护轮胎或后视镜自动在靠马路牙子边留了80mm以上缝隙,导致另一边车轮停在划线之外;想想还是算了,车太大还是不太适合我们老小区的。试了小鹏G6,觉得性能还可以,不过后排没按摩通风,前排没手套箱,没激光雷达,外观一般,使得我们决定推迟等等G7。激光雷达这个问题纠结我比较久,原因是受到华为宣传没激光雷达就不好的影响;幸好我还算懂点技术,觉得只要算力算法足够强大,人眼看到的信息就足够用来智能驾驶,最后说服自己接受了最近取消激光雷达改纯视觉的小鹏。等G7推出过程恰好是小米YU7推出的时间,我当时想,要是能到22万左右,我就订YU7,没想到出来26-32万,这个价格都比得上model Y了,就算了吧。直到G7出来,19.58-22.58万的价格,落入我心理预期之内,所以G7发布的当晚我就立即网上付意向金了。我是G7到张江的第一个试驾,操控性能很好,HUD不错,车舒适性好,空间可以,后排有通风按摩加热,尺寸合适不影响停车,最后判断此车性价比很高,就升定并预约走置换流程。选ULTRA的原因,是我也认为算力要足够强大,才能实现纯视觉下的高端智驾;选18寸轮毂的原因是我毕竟八成以上时间不上高速,没必要为了高速和好看加钱选20寸轮毂。之前受到发布会的影响,颜色选了秘境蓝内饰和星昼灰外观;老婆看了现车后觉得内饰秘境蓝还能接受,然而外观并不是我们预想的星空灰,这个远看偏灰近看偏蓝的色调我老婆并不喜欢,所以改为新月银外观配深空灰内饰了。改后我们就美美等新车到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