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鹏G7 Max超详细试驾体验,这车真值!



#小鹏G7# #小鹏G7重新定义出行美学# #超级AI汽车小鹏G7来了#
哈喽,大家好!今天分享下G7 Max试驾体验!
一、试驾车信息
试驾车型是G7 max版本,续航CLTC 702km,全系都是单电机,功率和G6一样218kw,轴距也和G6一样是2890mm,底盘的行驶质感和韧性也和G6如出一辙。

二、静态体验
①外观方面
G7的前脸造型和P7+区别不大,贯穿的灯带和大灯位置造型都一样,如果不是G7高度高,远看还真分辨不出来。不过我更喜欢我的G6无断点式的光剑灯带,显得更加高级一些。尾灯造型同样和P7+一样,这套外观P7+上面已经得到了认可,所以用这样一套成熟的家族式外观没什么问题,就是少了一些新意。
侧面的造型比较硬朗,不同于G6轿跑带溜背的风格,用更加平直的线条过渡到车尾,这种设计会更受大众的喜欢,车尾的层次感比G6过于圆润的车尾好太多了。
轮毂配的是255/45 R20的米其林,比我G6 245的胎宽略大一些。轮毂的造型是X,这个挺不错的,和品牌的LOGO也关联上了。



②内饰方面
这次G7在内饰方面我觉得挺用心的,顶棚的麂皮材料档次感不错,手感也比较柔软,比G6的超纤绒顶棚材料手感好很多。四个车门也用了木饰材料增加高级感,这次全车都有通风、加热、按摩,后排中控的触摸屏除了控制空调和座椅通风加热按摩,还有娱乐功能,常用的音频视频软件都有。后排还配了一个小桌板,可以支撑并带走磁吸功能,还有个用心的地方是后排扶手打开还有一处带吹风的无线充电,这些方面对于后排乘客的照顾做的还挺到位的,所以G7还挺适合家用的。
配置了一个超大尺寸的追光AR-HUD,视觉效果很清晰,休息时还可以当娱乐屏用。





③空间方面
G7车内的乘坐空间完全是够用的,轴距和G6一样是2890mm,G6的空间我使用下来就不小,我170mm66kg的身材,前排调到合适的驾驶位置,来到后排,腿部空间还有3拳半,头部还有2拳。座椅的舒适度和座椅宽度承托性都可以,不过没有配备零重力座椅这个舒适配置。头顶是一个大尺寸的天幕,同样没有配备遮阳帘或者可变光幕。
储物空间方面的亮点还不错,第一个就是终于做了副驾手套箱,可以通过语音打开,内部容量还可以。前备厢这次也没有缺失,不过隔音棉依然没有,后备厢的空间很规整也比较大!轴距和G6一样,但是车长比G6长了140+mm,大部分都用在了后备厢,拉开隔板,下方的隐藏空间也很大!后排座椅有电动角度调节,放倒后略高于后备厢平面,和后备箱没有台阶,露营也比较方便。





④车机和智能座舱
车机智能化一直是小鹏的优势,小鹏的车机逻辑很清晰,车机分屏的功能很实用,1/3显示导航信息,2/3可以显示其他内容,比如车辆设置、智驾状态、音频、视频等。试驾车是max版本,还是两颗英伟达Orin-x芯片和8295P的车机芯片,这套芯片组合在20万级别是很常规的配置,流畅性很丝滑,没有一点卡顿,小P的语音识别和执行都很不错。目前还没能体验到小鹏三颗图灵芯片,算力高达2200tops能支持L3架构。不过据说三颗芯片其中一颗是用于车机,两颗是用于智驾。后续如果有试驾车要去体验一下高算力的纯视觉智驾上限能有多高!


三、动态体验
①动力方面
G7全系都是单电机版本,电机功率218kw,和我的G6是同一款电机,所以我试驾时给我反馈和我的G6基本没啥不同,反而G7车身自重比G6重一些的原因,油门的响应和输出会比G6会慢一些。不过这个马力满足家用完全也够用,零百加速应该也在6秒多。驾驶模式有节能、舒适、运动和自定义四种。节能模式动力响应比较慢,就算你重踩电门,反应也会慢一拍,所以日常驾驶我不建议用节能模式。舒适模式比较适中,适合日常驾驶,电门的响应挺快,深踩电门就能获得不错的推背感,也不算太暴躁。运动模式动力响应会更加直接一些,超车时可以快速提升速度。我平常驾驶都是舒适模式。


②转向方面
我一开始觉得这台接近4.9米的SUV,又没有智己的后轮转向,城市掉头会没那么灵活,实际试驾过程中特意走了一段小路,两车道加上路边的停车位,从车位开出来,掉头可以直接一把过,这个表现我觉得真不错了。后来查了数据,G7最小转弯半径5.5米,小米YU7是5.7米,极氪7X是5.8米,智己LS6配备后轮转向是5.09米,对比一下数据,G7的5.5米已经挺不错了。
转向的手感、指向性和反馈都比较清晰,打转向灯就能显示对应车道的视频信息,显示清晰度还不错。


③底盘方面
G7的底盘我本来是期待会比G6要更好一些,实际体验后我觉得相差不大,不过G6的底盘素质已经很不错了,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架,过减速带不生硬,有操控感也不缺舒适感,这种调教喜欢驾驶人会觉得不错。
高速驾驶的时候底盘很稳重,我之前油车开了十几年的大众,我觉得小鹏的底盘调教挺有德味的。小鹏和大众的合作,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支持也说不定。


④辅助驾驶方面
小鹏的NGP一直是辅助驾驶第一梯队的,虽然现在NGP全面向纯视觉方案转变,但是实际的体验还是不错的,我个人的G6提车10天开了1000+km,其中辅助驾驶占比65%,除了一些复杂路况外基本是零接管,这次试驾车估计升级了5.7.5版本,可以支持进入左转待转区,这次G7试驾走了一些城区的小路,全程也没有接管。
关于激光雷达和纯视觉两个方案,我还是觉得激光雷达的上限会更高一些,对于一些复杂路况探测距离会更远,会有更多的冗余空间。纯视觉对于一些常用路线经过算法和数据积累也有不错的表现。特斯拉在漂亮国都能无人驾驶送车交付了,小鹏什么时候可以实现?

⑤能耗方面
小鹏的能耗管理应该是除了特斯拉国内最优秀的,G7的试驾因为路况并不长,以我的G6为例,G7应该会相差无几。日常的城区驾驶11-13kwh/100km,如果平稳驾驶10个多也能开到,高速顶着限速跑一般在16kwh/100km,所以小鹏的续航还是比较真实的,WLTP显示多少公里,实际跑下来差不多。
四、总结
19.58万元起售的G7 Max,性价比真的拉满了,感觉G6都不香了!22.58的Ultra版本首选,能满足L3的冗余算力,以后也不会落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