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7驾驶553公里长途,中途只需补能15分钟

头像vip
P7深圳鹏友:骆铁
06-10 17:53 · 认证自媒体创作者

我的小鹏P7再过两个月就满4岁了,累计行驶里程已11万多公里,其中七成都是400公里以上的长途高速路段。不少人总说“电车跑长途不行”,“500公里续航焦虑”“充电耗时久”成了质疑电车长途能力的理由。但凭借多年的长途经验,我的经验是:做好充电规划,电车长途出行不仅可行,而且补能时间也很快。

就在这个月端午假期第三天,我就用一场553公里的跨省之旅打破了这些偏见。考虑到要顺路接上几位亲戚,原本不到500公里的玉林到深圳路程,最终总里程拉长到550多公里。出发前,亲戚们还在嘀咕:“电车带这么多人跑长途,能行吗?”带着这份质疑,我开启了这次特别的长途实测。

1️⃣出发前:精准规划,让电量“心中有数”

出发前一天,我把P7充满电。我的P7搭载80.9度电池,满电WLTP续航显示576公里,从充电站到家车库行驶几百米后,出发时WLTP续航剩余574公里。出发时间定在上午10点35分,驾驶模式选择标准,能量回收调至低档位——这样既能保证驾驶舒适性,又能在长途驾驶中平衡能耗。当天室外气温超过30℃,全程开启4档冷风空调。

2️⃣行程中:充电节点与续航表现全记录

第一阶段:玉林→苹塘服务区(248.7公里)

原以为端午高速会一路拥堵,没想到出发还算顺利,但后半程还是遭遇了缓行路段。历经3个多小时,下午2点半抵达苹塘服务区。仪表盘显示,车辆已行驶248.7公里,剩余续航300公里。上半程续航达成率高达90.8%,这让我有些意外——通常大家认为堵车会更耗电,但实际情况是,电车在频繁启停反而让动能回收发挥了作用,有效提升了续航表现。

苹塘服务区:黄金充电点的三重考量

选择苹塘服务区作为充电点,我经过了考虑几点:

1. 黄金里程节点:这里几乎处于全程中点位置,在此充电既不会因过早补能浪费时间,也能避免因电量过低陷入焦虑,完美平衡了续航与时间成本。

2. 硬件优势突出:服务区配备34个充电桩,是行程前半段充电桩数量最多的站点。抵达时车位充裕,无需排队即可直接充电,大大节省了时间。

3. 时间高效复用:快充15分钟,车辆补能111公里,这段时间刚好用于休息、用餐。充电结束时,车辆WLTP续航提升至411公里,足够应对剩余304公里的路程。

第二阶段:苹塘服务区→深圳(304.1公里)

下午2点46分,吃了东西,休息了一会,15分钟补能再次出发。

晚上8点07分,车辆抵达深圳,此时已行驶304.1公里,剩余电量58公里。下半程续航达成率86%,虽然低于上半程,但也在合理范围内。

3️⃣数据说话:553公里,中途补能15分钟

全程553公里,中途仅在苹塘服务区充电15分钟,这个时间与节假日高速加油站排队加油的耗时(15-20分钟)基本相当。而且,小鹏APP数据显示,全程电耗稳定,在14.3和13.9kWh/100km,在满载的情况下车辆性能表现可靠。曾经质疑电车长途能力的亲戚们也感叹:“原来电车跑长途没想象中那么难,规划好了真不比油车差!”

4️⃣经验总结:电车长途出行的核心方法

1. 提前规划是关键:出发前通过导航软件(如高德、小鹏APP)查询沿途充电站,优先选择服务区内、充电桩数量多的站点,避开热门拥堵区域。

2. 续航达成率需动态计算:不同路况(拥堵/畅通)、驾驶模式、气温都会影响能耗,建议预留10%到20%的电量冗余,避免突发情况。

这趟553公里的跨省实测证明:电车长途出行焦虑早已不是问题。只要做好规划、合理利用充电资源,电车不仅能满足长途需求,还能凭借更低的出行成本、更安静舒适的驾乘体验。下次再有人质疑电车长途能力,不妨把这份实测经验分享给TA!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