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9路巴士
05-09 09:07
如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迅猛,隐藏式车门把手因美观、科技感强被大量使用。但市场上这类产品工作原理和形式多样,实际应用中暴露不少问题,既影响消费者体验,又带来逃生和救援风险。

据工信部官网消息,2025年5月8日,工信部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公开征集意见,计划制定该标准。此标准从救援逃生角度出发,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断电保护等备用安全设计要求。

隐藏式车门把手在市场应用中主要问题有:强度不够、控制逻辑有安全隐患、识别操作困难(隐蔽没标志)、断电会失效、容易夹手等,这些问题在碰撞、起火等事故中尤为突出。比如断电可能让电动式外把手和内把手失效,增加救援和逃生阻碍;没有明显、统一的标志会让紧急情况下操作更难。

为解决这些问题,工信部本次计划制定的修订标准涵盖多方面内容。一是规定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确保紧急情况能正常使用。二是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全标志,保证标志可见,降低乘员紧急逃生难度。三是明确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车门外把手和车门内把手的强度要求与试验方法、电动式车门把手的动态性能测试要求与试验方法等。

该标准适用于M1类、N1类汽车和多用途货车的车门把手,其他车辆车门把手参照执行。工信部这一举措会对汽车车门把手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促使车企更注重车门把手安全性设计,提高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使用体验。期待该标准尽快落地实施,为汽车行业安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备注:
根据国际通行的汽车分类标准(参考GB/T 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 M1类汽车:指至少有4个车轮,且座位数(含驾驶员座位)不超过9座的载客汽车。
通俗来说,常见的轿车、SUV、MPV、跨界车等家用乘用车基本都属于M1类,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车型类别。

- N1类汽车:指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吨的载货汽车。
这类车型主要用于货物运输,例如**轻型货车、小型厢式货车、皮卡(部分符合载重标准的)**等,属于商用车中载重量较小的一类。

补充说明:

- 该分类标准主要依据车辆用途(载客/载货)和规格(座位数、载重)划分,工信部制定的《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将这两类车型作为主要适用对象,覆盖了绝大多数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确保日常使用和货运场景中的车门安全。

- 其他车辆(如大型客车、重型货车等)虽不在标准强制范围内,但要求“参照执行”,以推动全行业提升车门把手安全水平。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