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和小鹏的缘分,以及2025上海车展的一些见闻感想


Part.1 关于我和小鹏的缘分
首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出身于河南鹤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5线小城市),于18年12月在日本盲订~19年6月在郑州喜提小鹏G3的早期小鹏用户。
不得不说,我和小鹏真的像是前世今生注定的缘分一般,无意间将小鹏融入穿插到了我的生活当中。简单做下总结回顾,我2018年4月~2019年3月赴日做了为期一年的短暂留学体验,我在赴日之前就暗下决定,以后买车就买Zoom~Zoom~的马自达,但当我在日生活一年后,我的思想消费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年里,我依旧关注着日本街道上的车来车往,看看日本人都开什么样子的车,毫不夸张的讲,街道上95%是日本本土车,各式各样的我在国内没见过的、不到1L排量的K-Car、小跑车,各种Hybrid,常规的两厢车 三厢车 SUV等等~偶尔稀疏能可以见到德系BBA,一段时间后,某天我不经意间见到了一辆Ford,我都感觉好像自己要忘了美系车的存在似的感到惊讶,至于中国车…0……在我感叹日本民众居然如此的拥护本国品牌的同时,也理性的看到了一些背后的原因,一来是日本本土车没有高昂的进口车关税,价格更亲民;二来好歹日本也是一个造车强国,自己造的东西更懂得自己国家的人民的需求在哪里,各种小心思小细节;三来就是民族自信,这点真的是跟中国消费观念完全颠倒,日本人都认为本土生产的东西都是好东西,进口的都是便宜货,生活的方方面面皆是如此。如果说“made in china”在日本民众眼里是“廉价、山寨”的代名词,我虽然不服,但我知道确实存在差距,肚子里有气但我忍。而有几次一些身边的越南仔留学生,居然也对“made in china”好一番嘲笑,是的,他们当时那副嘲笑的嘴脸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视网膜上,我心想“日本看不起中国,我忍,你们越南,凭什么?!”。我忍了许久,我的消费观念在那一刻彻底改变了,做为一个中国人,我要买国产,纵使它不是最好的,但它是“中国制造”。我甚至在想,如果13亿中国人都能有日本人这般的民族自信和消费理念,都去支持国货的话,那中国的国情应该大不相同吧。
也就开始将自己的关注点转向国产新能源,放弃了原本心心念的马自达,在关注了解了18年时小鹏的早期发布会之后,在听闻19年开始国家新能源补贴将逐步退坡的消息后,我12月份转大定,成为了第二批盲订小鹏G3的用户,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我选择了小鹏。
19年3月回国到上海后,第一时间前往合生汇,第一次见到了G3实车,并且试驾体验了一番,试完之后总体感受是有超出预期的。6月份,在郑州经开区燕宝行交付提车(当时省会郑州的小鹏门店还在装修当中)。上牌时是在车管所机选50选1选中了“豫FD00660”,而这辆车的VIN码末三位也是066,就很巧合。从提车到现在,这辆G3已经陪我走过了马上6个年头,总里程133831km,年均22300km。G3陪我走过的地方,高德地图足迹👣记录见证。(是的,你没有看错,这些地方,是365续航的19款小鹏G3陪我完成的,点亮的广州,则是小鹏总部打卡~就是这么的巧合)



2021年5月中旬,我有幸参加活动冲榜成功,受邀参加小鹏P5超前体验会,带着新婚4个月的妻子一同前往广州天河区小鹏总部打卡。


6年的小鹏用车生涯里,一起度过太多的美好时光,我也因此爱上了自驾旅行、床车宿营的这种休闲生活方式,此刻送上我最中意的一个场景~
Part.2 关于2025上海车展的一些见闻感想
从2015年开始,到2025年,这10年里,多次自费专程前往北京、上海,参加A级车展,不为别的,纯纯粹粹的个人对车的喜好,见证了这些年来汽车市场风起云涌的变化和卓越向前的飞速发展。
太多的过往细节不展开来说,实在太多,但就本次刚刚去过的、还正在上演的上海车展的一些经历,发表一些自己的感想。
本次上海车展我又双叒叕一次专程从河南鹤壁前往上海参展,25、26专业观众日两天,把车展的汽车厂商区逛了个彻底,很大的一个直接感受就是歪果仁真多~现在挑出几个最深的记忆点来讲一下。


①我25日逛展逛累了,中场休息,在小鹏展台的展车X9上,坐在后排座椅上,正开着零重力模式+座椅通风+座椅按摩 嗨皮拍照的时候,一位女士走到车门前,向我询问了若干小鹏相关的问题,比如零重力座椅感觉如何啊,按摩的力度可还行?~给了我几个选项让我选择小鹏的最大原因会是什么啊?~X9三排座椅完全折叠收纳入坑 感觉怎么样啊?等等,我作为6年小鹏老牌车主~自然“当仁不让”的一顿输出 发表意见~甚至迫不及待的 有失分寸的抢话题回答她~但!!是!!!她跟我交流完转身离开的那一刻,我看到了有小鹏的工作人员上前陪同,我心想“啊?!该不会是小鹏高管吧?!”我大脑飞速运转,在想,“我刚才是不是哪儿答的太随意了?”“她是谁?她该不会是王凤英吧?!”我赶紧下车,问一旁的展台工作人员:“刚才那位是王凤英吗?”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被我自己的反应迟钝后知后觉给搞无语了,但又想想,我又没瞎说,我表达的就是我的真实想法,只不过表达的有些随意随性了而已~没什么~不尴尬~哈哈哈哈哈哈

我晚上回到住处,微信搜了下“上海车展 王凤英”,果不其然,我十分荣幸的“蹭”到了小鹏总裁企业高管的流量 成功上镜了~~哈哈哈哈
言归正传,我感觉我是幸运的,能有机会面对面的与小鹏高管表达观点想法;我同时也觉得小鹏是幸运的,能有如此务实接地气的高管,并且还是发现问题大刀阔斧整改,挽救小鹏的灵魂人物。我沾沾自喜到 6年前我选择购入小鹏,我没看走眼,而且是无比正确,独具慧眼的明智之举~~
②关于整车,我不讲具体车辆的独有的特点发光点了,因为实在太多。我讲几个特别的。
第一个是比亚迪的兆瓦闪充技术,“油电同速”,这感觉甚至像是来着未来的技术。

第二个是宁德时代的12C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及对电动车冬季低温环境下的续航表现的大幅性能提升。

第三个是丰田纺织展台的“MX OASIS 2030移动出行空间智能座舱”,相比其他一些厂商的摆一台概念座舱,然后用隔离带圈起来提供展示,这个智能座舱允许进入座舱进行体验,还有工作人员详尽讲解演示功能,我在这个座舱面前,观看了好久好久,我感觉就好像是在直面未来。

第四个同样还是丰田纺织站台的小型氢能动力辅助系统,显示的是一辆氢燃料电池的电助力自行车🚲,我始终觉得氢燃料电池是清洁能源最终的形态,只是暂时还未落地普及而已。

第五个,就是本次车展,亮相了许多包括小鹏汇天 陆地航母在内的 各式各样的飞行汽车 飞行器,这同样是未来出行方式的一个多样化展示,以及国家对低空经济的进一步探索;还有包括小鹏AI机器人IRON在内的很多机器人 机器狗已经出台开始与观众互动。


第六个,极狐的全解耦滑板电动平台,相比目前各种炫技黑科技 依靠四轮电机疯狂摩擦轮胎来完成平移 侧移,我觉得像这样的包括宝骏悦也太空步、现代E‒Corner技术在内的滑板电动平台更合适一些。

第七个,我依旧喜欢马自达的那种近乎执拗的性格,这种工匠精神确实令人折服~

等等等等…想讲的还有很多,不胜枚举,篇幅有限,再加上深夜码字,熬不住了
最后,想再提点建议~
关于车辆的座舱空间利用率,可以多去向类似日本的K-Car本田N-BOX那样的车型学习,真的是用巧思设计 精妙绝伦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还有法系车的天马行空的浪漫设计(讲真,我当初选择小鹏G3,还有一个重点因素就是因为它的巨型前挡风玻璃,车内的空间感 开扬感,是我着重考虑的,而在G3之前,就只有法系车的雪铁龙C4毕加索 和model X);长安启源E07的打破常规的多用途跨界设计;现代IONIQ 5 N的驾驶乐趣;还有很多~~~想到再讲~就先这样吧🤔🤔🤔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