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VV7换到奔驰E感觉是到了人生巅峰,结果这个疫情时代大环境经济触底,口袋里钱不够了,突然间发现每天80公里通勤,95的油喝不起了,看到路上电车到处开花,和老婆商量卖掉了大奔(还是有点舍不得哈),心里所想就开始卖车了,卖车的同时在看车,最后看到了G6说实话开始我看中的只有它的外观,低趴轿车,掀背后备箱,深得我意,当晚就去试驾了也没有看别的车了很满意
1. "油转电"的内心拉扯
卖掉奔驰E时,钥匙交出去那刻真有点鼻酸。但开上G6的第一脚电门就释然了——无声无息的推背感比发动机轰鸣更带劲!以前加油时看着表显里程哗哗掉血压都高了,现在充一次电够跑一周通勤,晚上预约谷电0.28元/度,省下的钱给老婆买奶茶突然成了家庭和谐密码。
2. 掀背车主的凡尔赛时刻
带孩子去露营时把后排座椅一键放倒,1.8米充气床垫直接塞进去,朋友的特斯拉Model Y车主凑过来看:"你这开口角度比我的还大?" 暗爽之余假装淡定:"小鹏设计师可能偷看了宜家说明书。"
3. 通勤路上的黑科技
每天经过沪昆高速那段死亡拥堵路段,NGP自动跟车时终于能腾出手啃煎饼果子。有次隔壁车道突然加塞,车机比我先反应过来刹停,吓得煎饼里的薄脆掉裤子上——这算人机交互的另类代价?
4. 续航焦虑转化成的凡尔赛
清明跑长途,表显580km续航开到目的地还剩18%,服务区上厕所顺便插枪,回来时咖啡还没喝完就充了200km。加油站排队的大哥盯着我的充电账单(28.7元)眼神复杂,赶紧升起车窗怕被看到偷笑。
5. 来自奔驰车主的降维体验
以为会怀念柏林之声,结果发现G6的头枕音响播导航不干扰音乐;原来看不上的"冰箱彩电大沙发",现在午休开着空调按摩座椅追剧,办公室同事还以为我买了房车。
6. 意想不到的社交货币
小区地库突然成了科普现场:"你这充电口怎么在车尾?""800V平台是啥意思?" 甚至被当成新势力懂哥,其实我只是把何小鹏发布会内容背下来了...
总结:
从BBA到新势力的转变,像是从米其林餐厅到私房菜馆的味觉冒险。奔驰教会我什么是体面,小鹏教会我省下的油钱能买多少种体面。疫情教会我们,真正的巅峰不是车标给的,是每天通勤省下2小时焦虑,周末带着全家说走就走的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