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款小鹏X9的升级是“伪需求”?深度解析定价背后的技术诚意

头像vip
总舵主
04-20 19:39 · 认证自媒体创作者

最近看到某音博主(5500粉丝)对2025款小鹏X9的升级内容提出质疑,认为其“堆砌无用配置”“价格虚高”。作为长期关注新能源MPV的用户,我认为这种观点不仅片面,更忽视了家庭用户对高端智能出行的真实需求。以下从技术、体验、市场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技术升级:从“够用”到“极致”,每一处改进都直击用户痛点

座椅革命:终结“过道与零重力二选一”的伪命题老款X9用户曾抱怨二排零重力座椅需牺牲中央通道,而2025款全球首创“过道版零重力太空沙发”,将加热、通风、16向电动调节、10点按摩集成于一体,同时保留过道通行功能。第三排新增加热与180°平躺功能,真正实现“全员升舱”。这些改进直接回应了家庭用户对全车舒适性的核心诉求,绝非“伪需求”。

静谧性投入:5000万专项升级,NVH比埃尔法低7.9分贝老款X9高速噪音问题被用户诟病,新款通过58项改进(吸音棉覆盖扩大145%、双层夹胶玻璃等),将120km/h车内噪音控制在67.3分贝,甚至优于百万级豪车。这种“听不见的升级”恰恰是高端MPV的核心竞争力。

智能驾驶:全系标配图灵AI智驾,技术普惠的诚意之举取消激光雷达转向纯视觉方案(7V摄像头+BEV算法),硬件成本降低18%,却通过端到端AI模型实现高速/城区双场景领航,支持自定义泊车等创新功能。全系标配高阶智驾,打破“高配专属”潜规则,这才是真正的“科技平权”。

二、价格争议:同样的售价背后,是8万元硬件升级的“加量不加价”

配置对比:2025款新增电吸门、21.4英寸防蓝光巨幕、220V电源、劳斯莱斯同源动态定轴轮毂等配置,仅硬件升级价值超8万元,而最终维持老款售价,实为“隐性降价”。
成本控制:通过供应链优化(如国产化率超50%)与技术创新(纯视觉替代激光雷达),小鹏在维持高阶体验的同时降低用户购车门槛,对比竞品腾势D9 EV(配置低一档)与理想MEGA(55万起),性价比优势显著。

三、市场逻辑:MPV竞争已从“空间内卷”转向“技术深水区”

用户需求升级:73%的潜在买家将智能驾驶列为购车首选项,传统MPV的“沙发+冰箱”组合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家庭对安全与便捷的追求。
技术定义豪华:小鹏X9以AI大模型优化底盘防晕车算法、6D舒适控制等创新,重新定义“豪华MPV”的价值标准。当丰田埃尔法仍在依赖品牌溢价时,中国品牌已用技术实现“降维打击”。

结语:脱离用户场景的批判,才是真正的“伪命题”

该博主将家庭用户对舒适、安全、智能的核心需求贬为“伪升级”,本质是脱离真实用车场景的纸上谈兵。2025款小鹏X9的496项改进,源自20万+用户反馈的“痛点清单”,每一项升级都对应着带娃出行的座椅焦虑、长途自驾的噪音困扰、狭窄车位的泊车难题。**技术创新的价值,不应被流量至上的片面批判所掩盖。

最后呼吁:汽车评测应基于真实体验与客观数据,而非为博眼球制造对立。欢迎理性讨论,拒绝为黑而黑!

参考资料

2025款小鹏X9技术解析:[极客公园]、[汽车之家]
用户需求调研数据:[搜狐汽车]
竞品对比分析:[新浪汽车]、[凤凰财经]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