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ESG报告的“三敢”认识



作为一名G9车主,买车3年来一直对小鹏的汽车技术发展比较关注。小鹏汽车近年来在研发能力上的表现突显了其作为中国新势力车企的技术定力与战略布局,尤其在智能化及跨领域创新方面展现出很坚定的决心,同时也看到了它的成效在逐渐落地。看完其发布的2024年ESG报告后,我的感受可以用下面三个词来形容:敢涉险滩、敢探新路、敢为人先,具体有以下几点感触:


一、全栈自研AI体系与芯片突破,是它当前最具辨识度的技术底色
构建了覆盖“云-软-硬-芯”的全栈自研AI体系,其核心成果包括:自研图灵AI芯片,其专为大模型定制,单颗算力达700TOPS(英伟达Orin X为254TOPS),支持300亿参数本地模型运行,可同时应用于汽车、飞行汽车及机器人,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量产上车。另外,其AI大模型技术开发了720亿参数的“世界基座模型”,融合物理世界三维认知,通过强化学习和云端蒸馏技术提升自动驾驶泛化能力,支持城市无标线场景下的自主导航与决策。这对一家成立刚刚满10岁的年轻民营企业来说,实属不易。不易来自于对高端芯片困难重重的技术突破,不易同样也来自于企业在面对生存与发展巨大压力之下仍旧选择高投入研发的巨大勇气。


二、单枪匹马执着深耕智能驾驶技术
最新的消息是计划2025年底在中国内地率先实现L3级智驾量产,首先支持高速及城市快速路的完全接管驾驶。坚持轻地图、重算力策略,依托自研芯片和端到端大模型,减少对高精地图的依赖,推动智驾系统向“类人思考”进化。在几年以前,众多车企和消费者对汽车智能驾驶的认识远没有现在这么乐观和重视,对小鹏当时的做法比较看衰,认为这家企业在搞噱头,玩花架子,走不远…事实证明,虽然它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很艰难,但却越走越光明。



三、饱受非议的跨领域技术创新崭露头角
在其汽车业务发展很困难的那2年,它仍旧坚持做飞行汽车与机器人,被疯狂吐槽是不务正业。如今,小鹏汇天研发的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已获近4000台订单,计划2026年量产,其自研单杆操纵系统降低用户学习门槛。AI机器人IRON采用与汽车同源技术,具备自主作业能力,已在工厂试点应用。这些原来被觉得是异想天开、万分搞笑的事情现在已经成为现实。我不敢说小鹏这些做法一定会引领时代变革,但这种在其当时自身条件并不算太好的情况下仍旧坚持探索实践的勇气非常值得肯定。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我们国家在一穷二白时坚定要搞“两弹”一样,我觉得中国企业需要这种精神来推动中国智造业的发展。






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也处在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中国新能源汽车智造业应该会是成为推动国家实现这一目标的先锋力量,希望今后涌现出更多像小鹏、华为、比亚迪这样敢于涉险滩、探新路的民族企业,推动新质生产力深度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增光添彩!
#小鹏ESG年报连续2年获全球最高评级#
#给世界一点AI震撼#
# 重庆渝鹏汇车友会#
@鹏友大管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