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i车主的励志故事

头像
小鹏爷
01-28 07:43

第一章 星火

充电枪插入接口的瞬间,仪表盘亮起幽蓝的光。陈墨靠在驾驶座上,望着车窗外飘落的梧桐叶,充电桩显示屏的红色数字跳动着:23:47。

这是他本周第三次在深夜充电。小鹏G3i的电池在快充模式下需要四十分钟,够他刷完当天的流水。手机屏幕泛着冷白的光,今日收入:687.4元。减去平台抽成和电费,净赚四百出头。

充电站突然驶入一辆黑色P7,流畅的轿跑线条在月光下泛着水银般的光泽。陈墨下意识坐直身体,这是小鹏最新旗舰车型,NEDC续航706公里,带激光雷达的XPILOT 3.5系统。车窗降下时,他看见驾驶座上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正在通电话:"...对,重点抓V2G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电流声突然变得嘈杂。陈墨低头查看充电桩,发现功率从120kW骤降到30kW。他刚要下车检查,黑色P7的车主已经走到旁边:"可能是电网负荷波动,试试换到7号桩。"

凌晨两点,陈墨在便利店的落地窗前整理订单记录。充电站偶遇的男人递来罐装咖啡,名片上印着"鹏行科技CEO 林深"。当听到陈墨记录的充电桩使用规律时,镜片后的眼睛突然亮起来:"有没有兴趣做充电网络优化?"

---

第二章 破茧

珠江新城的写字楼群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陈墨的G3i安静地泊在四季酒店门口。后视镜里,穿阿玛尼西装的乘客正在体验车载K歌功能,AI语音助手小P适时提醒:"前方500米有施工路段,已为您重新规划路线。"

这是他的第37单VIP客户。自从在林深建议下专注机场商务区,收入结构发生了质变。定制化服务包括车载空气净化器、应急充电宝套装,甚至在后备箱常备着未拆封的Gucci领带——上周某位赶赴签约的投行经理为此多付了200%服务费。

"您已进入小鹏超充站优先派单区域。"中控屏弹出提示时,陈墨正在给新入职的司机做培训。十辆同款G3i在停车场列队,车顶的摄像头随着他的手势指令同步转动。"记住,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便宜,而是用智能系统预判需求。暴雨天重点接机,展会期间盯紧琶洲..."

财务总监周晓芸踩着细高跟走来,平板电脑上跳动着实时数据:"这个月充电成本又降了12%,多亏你设计的错峰充电算法。"她指着屏幕上的曲线,"不过龙溪大道那个新建小区,物业突然要涨停车费。"

陈墨调出车载导航的3D地图,指尖划过珠江两岸密集的充电桩图标:"让三组车转去金融城,那边新开了三家券商。至于停车费..."他点开手机里保存的市政规划图,"告诉物业经理,下个月地铁施工围挡会覆盖他们三分之二的出入口。"

---

第三章 鹏翼

暴雨砸在全景天幕上发出闷响,陈墨握紧方向盘,XPILOT指示灯在黑暗中规律闪烁。后座的老者正在闭目养神,车机系统自动将空调调至26度,香氛系统释放出雪松气息。

这是小鹏G9的首次长途试驾,也是墨行智能出行的里程碑。后排冰箱里冰镇着82年的玛歌酒庄红酒,Nappa真皮座椅自带按摩功能。三周前他们竞标成功,成为市里首个新能源公务接待指定服务商。

"前方积水路段,已启动涉水模式。"车载AI的提醒让老者睁开眼,雨幕中隐约可见抛锚的燃油车。陈墨瞥了眼续航里程:剩余527公里。昨夜特意到超充站充满的100kWh电池,此刻正通过V2G技术反向为路政抢险车供电。

台风登陆第三天,全市交通瘫痪。但墨行的车队依然穿梭在风雨中,中控屏上跳动着救灾指挥部的电子通行证。当G9稳稳停在国际会议中心门前时,秘书模样的人冒雨冲来:"领导问能不能借用你们的充电车给应急基站供电?"

陈墨调出车队管理APP,三十个绿色光点正在城市地图上流动。"2号车正在琶洲转运孕妇,5号车在给儿童医院供电。"他按下语音指令,"调度中心,派10号车带移动充电宝去大学城。"

---

第五章 星海

上市钟声响起时,陈墨的袖扣在闪光灯下折射出奇异光彩——那是用小鹏G3i首任车主纪念章改制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企业宣传片:从白云机场停车场的第一辆G3i,到如今穿梭在港珠澳大桥的无人驾驶车队。

路演PPT最后一页是十年前的照片:年轻的他站在充电桩旁,身后是贴着"新手司机"贴纸的银色G3i。那时他最大的愿望是攒够钱换辆带自动泊车的P7,如今墨行智能已经管理着三千辆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覆盖大湾区所有高速公路服务区。

"很多人问我成功的秘诀。"陈墨望向台下的小鹏汽车创始人,"其实答案就藏在每辆车的智能系统里。当年G3i教会我如何用算法预见未来,现在我们的调度AI能提前48小时预测城市出行需求..."

发布会结束后,他独自来到地下车库。最新款飞行汽车X3静静停在那里,折叠旋翼在灯光下泛着钛合金光泽。车载电脑感应到主人靠近,自动投射出全息导航地图,星河般的路线交织成网,其中一个光点正在向火星殖民地闪烁。

---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