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22年提车小鹏P5(4)

头像
P5大胃陈
2024-12-31 09:01

今天说说P5使用过程中的一个跟睡眠空间有关的用户体验问题:如何在临时锁车的条件下体验睡眠空间?

可以说,电动车将是一个移动的家,也变成了一个移动的办公室,无论车子大小或者suv、mpv车型区别,电动车已经不完全是一个交通工具的属性了。因此,所谓的智能座舱,除了开发出语言交互的智能属性以外,各个厂商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发掘一些尚未被传统车厂完美解决的用户痛点问题。其中,睡眠空间和临时停车就是一个挺好的场景。在这点上,小鹏P5是找到了问题了的,但是解决的怎么样呢?

首先,进入睡眠空间后,车子就会默认打开电子香薰和催眠音乐,这点我就觉得不够智能,其实,用户的使用习惯是可以学习得到的,有的用户喜欢香薰,你就默认打开就好了,但是我不喜欢睡觉的时候把车里弄得香喷喷的,车子你为什么就不能记住这个参数值的设定呢?催眠音乐就更扯了,首先就那么几首纯音乐可以选(海浪、下雨、篝火等等),为什么不可以用户自定义其他白噪音催眠呢?其次,用户如果不喜欢催眠音乐,下次能不能默认不开启这个选项?做到这点并不难吧?

其次,开启睡眠空间,车锁默认是不上锁的,这意味着,车门是随时可以开启的,车子的大灯与示宽灯等还是开着的,于是,假如我停在路边,每个路过的人(有时是遛狗的老人)都会往车里好奇的看一看。假如我锁车呢,那睡眠空间就不能用了。怎么办?我自己在小鹏app上发现可一个“临时停车”的按钮,点击之后提示“空调和大屏”将继续工作,挺好的,临时停车模式下,我可以继续使用大屏进入睡眠空间,并且持续开启空调。实测下来,睡眠空间开启1个小时大约折合5km的电费。

然后又出现一个新的问题(矛盾),就是当我选择了“钥匙管理-靠近自动解锁”功能,那么我想要在“临时停车”模式下使用“睡眠空间”的想法就是不可能的了,因为手机一直在我身边,当它检测到蓝牙信号强度并判断车主已经靠近了车子(其实我就在车子里面呀),就会自动打开车锁并播放欢迎灯语。然后车子就会继续处于不上锁的状态(见上面那条的第一句话问题描述)。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只能非常痛苦的关闭“靠近自动解锁”功能。那这样的话,就没办法体验到蓝牙车钥匙的无感解锁的先进性了。

不知道其他鹏友有没有找到更优的解决办法?(注:小鹏最新的Xmart版本,至今依然是:进入睡眠空间之后,车门是不会锁的。)

10月31日提车的时候,在小鹏交付专员的推荐下,买了“脚垫+贴膜+后备箱垫+行车记录仪”套装,脚垫和后备箱垫很明显是智商税,行车记录仪是海康威视牌的,说是它可以直接在车机大屏上查看记录的视频,其他牌子的(例如盯盯拍)则不行,因为之前油车遇过交通小剐蹭对方逃逸的情况,因此还是不得已买了它的行车记录仪(另一方面,我估计小鹏的产品经理也不重视用户提出的调用车上的摄像头来实现行车记录仪的功能需求,一问就说是短时间内技术上实现不了)。

再单独说(tu)说(cao)贴防晒膜的体验,一句话,体验差强人意。首先,贴膜需要在上牌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上牌需要先把旧车卖了,等12123app上你的名下没有旧车了,去bjhjyd.gov,cn更新小客车指标;其次,贴膜大致需要一上午的时间能完工,我是9点半到的小鹏姚家园店,中午12点左右贴完的膜;此外,我选的是鹏悦太阳膜,总共6块膜,前档+后档+4个车窗。因为膜都是手工裁剪的,所以后档膜的边缘并不完全对称,坐在主驾上能够看到一侧漏光(靠近高位刹车灯的地方),过了7天之后,膜下面还有些小气泡。结果贴膜的小伙子说,贴膜这个行业的标准就是这样的,手工裁剪后边缘漏光是合格的,膜下有些小气泡也是合格的,用手指甲轻轻压一下就完事。

接着再说说行车记录仪的使用体验,也不能用非常满意来评价。首先,安装它需要在贴膜完成7天之后才能进行。其次,上面也提到了,选择安装海康行车记录仪的主要原因是在车机大屏上查看行车记录视频,只有一个选择,但是安装时,小鹏员工说要想在车机上查看记录仪的视频,费存储空间和流量云云,建议在手机上下载一个“海康慧眼app”。很不巧的是,我的小米手机应用商店就没有这个app。最后,用海康app也只能坐在车里看行车记录仪的视频,并不能远程查看,即在家里看车里的行车记录仪视频。这个功能的缺失,与小鹏的智能座舱水准相差甚远。

11月份还完成的另一件事就是ETC的更换。虽然从旧车拆下来的ETC还是能使的,但是既然换了新车嘛,想着还是添点钱换个新的蓝牙版ETC吧。旧的ETC能折价60,再添120块就能买个新的ETC。

2022年提车之后一个月里记录下来的过程就是这些了。我让豆包给我生成了一份摘要如下:

AI摘要:本文是小鹏 P5 车主的购车及使用体验分享。车主购买 550E 车型,因小鹏在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的优势而选择。车辆优点包括辅助驾驶功能好用、后排及睡眠空间实用、充电无忧且优惠多。但新车交付存在问题,如交付群消息滞后、提车流程耗时、车辆清洁不到位等。车主还分享了首次充电经历、不同充电桩充电情况,以及睡眠空间使用、贴膜、行车记录仪安装、ETC 更换等方面的体验,为潜在消费者提供了全面参考。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