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优等生~M03深度驾驶心得


提车一周,终于有时间去做一次全面驾驶测试,其他煽情的废话不多说,直接切入主题:

(一)主被动安全体验:
作为10W级的家用轿车,M03可以给到标配6气囊、全套L2辅助、Autohold、胎压侦测、ESP等,算得上是诚意满满。在周末的郊游过程中,L2系统很好的提供了车道居中、前方碰撞预警和主动刹停都有很好的介入。这里要特别说明,在车机的智驾板块下设定了车道居中辅助后,无论是否开启ACC和LCC,只要M03识别到车道(即屏幕左上角灰色方向盘图标出现),辅助系统就会介入车辆维持在车道线中间。此外,打开LCC后,正常快速路的弯道,车机也会沿行车线前进,并没有出现不识别或退出智驾的问题,尤其是我曾以定速75码的时速,由车机智驾过了一个40度弧线的弯道,没有出现跑偏或是来回拉扯的现象,整体表现优秀。
全车360环景摄像头清晰度和亮度优秀,比国产销冠王的540P的摄像头甩出十条马路。特别是泊车时的540度透明底盘效果,为安全停车提供了支持。

(二)驾乘体验
(1)讨论扭力梁和普通双联杆的后悬谁更先进一点,就像是在高铁时代讨论内燃机和蒸汽机谁更先进一样的无聊。M03对底盘弹跳的抑制后悬甚至优于前悬,在官方建议的2.8kpa的前后胎压下,过坑洞路面时,前悬的弹跳明显强于后悬,前悬有种很强的控制力,就像有股很强的拉力压制着前悬的弹跳。把胎压调整到2.6kpa后,车辆整体状态变得更有柔韧性,前悬的弹跳明显减弱,只是过急弯的时候后悬略有侧倾。
(2)后悬其实调教的非常舒适,过坑洼路面没有多余的弹跳,车速30过减速带没有多余的余震,但受制于扭力梁结构,上弹的力度还是略大,但是系好安全带可以缓解一下。
(3)加速方面整体动力输出比较线性,电门缓缓踩下加速曲线平滑。没有使用地板电门,因为正常状态下没必要这么开车。

(4)车内乘坐感受而言,前排座椅对大腿的支撑略显不足,本人171的身高膝弯部与坐椅边缘有4指的空隙,需要调整坐椅向后减缓腿部角度来缓解。坐椅靠背和头部支持还是比较友好的,海棉填充也比较实在。后排两位老人乘客都表示腿部空间充足,头部也没有压抑感,全景天幕也是营造空间的主要原因之一。进出车门对于年长者比较友好,车门开启角色大于80度。
(5)空调只能算单区级别,只有前排可以设置一个温度值和风量值,后排只能调节出风口方向,不能完全关闭出风口。风向电子调节值得表扬,中部出风口风向朝下可以为无线充电板降降温,但长时间会影响前排人员的膝盖。空调整体冷房效果不错,制冷速度还是很快的。

(6)车机系统可能是争议最大的,默认的导航系统的沉浸式3D导航在苏州当地融合度还是很高的,甚至乡间道路都有非常正确的道路模拟。导航精度偏移在湖底隧道有发生,不像高德地图那样有隧道级导航。此外,音乐播放方面QQ和网易只支持在线音乐,而酷狗支持本地音乐,把U盘插在中央扶手箱的USB-A的接口酷狗就能识别本地音乐,并且支持flac、mp3、wav、wma等多种通用格式。音效调整可以通过车机控制面板里把重低音关闭,中重低音调到最低一档后轰头情况好转很多。

(7)空间利用方面肯定受女性朋友欢迎,超大后备箱平整度较好,两倒轮拱也没有侧入后备箱。主副驾的储物空间较多,特别是中央扶手箱的储物空间较大,可放进4瓶标准矿泉水。唯一坑的是4个门把手上部的漏空,让每位第一次坐车人的手机直接摔落下层储物栏。前排中央的2个置杯架深度较浅,只能放不超过15cm的饮料或水杯,否则会影响车机下缘的操作。

(8)个性化配置优秀,遮阳板后方的化妆镜片左右侧各带LED灯源,阅读灯和门把手指示灯也都有配备。前后排共有2个USB-A按口和3个USB-C接口,以及一个12V电源口,为全车乘客手机充电和其他电子设备扩展提供了可能性。
(9)外部灯光基本上都是LED光源,自动远近光切换非常灵敏,夜间行车照示距离较远。T字造形中间的日行灯结合了转向灯设计,将灵动的大灯组分割成上下2部门。迎宾模式和延时关闭为使用人在夜间提供了友好的体验度。

(10)M03轿跑式的低风阻设计,确实营造出较好的空气力学。150KM全程打开空调并设置到20度,音乐播放设置在15%的音量,全车4位成人,综合能耗百公里8.4kw。18寸的国产朝阳轮胎也没有网上说的噪音大,高架快速路80码巡航车外传递进来的噪音可接受。全车7.1.4的音响也是抑制噪音的好工具😄

综合而言,11.98万的车价以及车辆的整体配备,绝对算得上这个级距的优等生。虽然在急加速的车辆动态、前方视角和盲区、车内坐椅舒适度等方面略显不足。普通红外雷达探测距离较当前先进的激光雷达相比差距较大,车机的3D成像时常有鬼影鬼车出现😂但从性价比来说而是很高的。
M03作为定位年轻人的第一台新能源车,中年人家庭的短距代步车,无论从外观还是内饰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