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薅小鹏羊毛的第7734公里


第十七天 青岛市~东营市
清晨7点,我满怀期待地醒来,准备薅小鹏的羊毛。失望的是昨晚预订的酒店附近没有小鹏超充桩,我只好在附近找了一家小桔充电站。或许是因为时间太早,充电站里几乎没什么人,这让我得以享受到了强劲的充电功率,最高可达120千瓦,仅用30分钟就充满了电,自掏腰包花了40块钱。



充好电后,我回到酒店享用早餐,准备出发前往下一站——东营市黄河出海口。由于距离较远,有300多公里,我查询了一下路线,发现走国道需要将近六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我决定选择走高速。一上高速,我马上打开了XNGP,让G6自动驾驶,自己则继续当乘客。由于我不赶时间,所以通常设定时速为110公里,我觉得这个速度在高速上既节能又安全。




经过三个小时的行驶,我们终于到达了母亲河黄河的出海口——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这个公园占地1530平方千米,主要地质遗迹属于河流侵蚀-堆积地貌景观。现代黄河三角洲是黄河自1855年以来侵蚀-堆积形成的扇形区域,是“河控型三角洲”中另一形态——“朵状”三角洲的典型代表。





在公园里,我们看到了两条重要的古海陆交互线(贝壳堤),一条形成于5000~6000年以前,一条形成于1855年以前。这里拥有全世界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保存最完整和面积最大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形成了独特的河口、森林、湿地、草甸、芦苇、水域、海滩等景观。


区域内动物种类丰富,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据记录,这里共有野生动物1524种,其中陆生脊椎动物300种,无脊椎动物583种,陆生性水生动物223种,海洋性水生动物418种。鸟类数量众多,从1992年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现在的37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0多种,二级保护鸟类60多种。每年春、秋候鸟迁徙季节,数百万只鸟类在这里捕食、栖息、翱翔,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被国内外专家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晚上,我们回到东营市区,意外地发现了一家粤菜馆。我们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因为已经有十多天没有吃过广东菜了。这里居然还有煲仔饭,真是让人惊喜!不过,让我有些不解的是,青菜上面为什么要放辣椒呢?而且那辣椒还真够辣的,并不是装饰用的。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享受这顿美味的晚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