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评价多少有点夸张,但可以肯定的是,小鹏P7在当时的确具有新锐性。流线型的轿跑车身从那时开始受到欢迎,高速领航辅助也由小鹏P7实现行业首搭。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年小鹏P7落地的时候,同级智电轿车市场的参与者还很少,小鹏P7基本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现在则不同了,诸多自主品牌、新势力品牌都已经涉及了这一市场。例如:17.98-23.58万元的比亚迪汉EV、21.59-29.99万元的小米SU7、20.99-29.99万元的极氪007、16.58-22.88万元的银河E8、24.98-34.98万元的智界S7等等,它们都与小鹏P7+处在同类市场区间。
在空间和舒适性配置方面,它们大多也都接近或达到了行政级轿车的水平。即便有些车型在智驾功能上达不到小鹏P7+的高度,但它们之中有的稳重、有的运动、有的拥有大厂实力背书,同样有自己的个性化亮点。竞争者众多,定位各有千秋,必然就会分流关注度和号召力,小鹏P7+想要脱颖而出也并不容易。而这,也正是当前越来越难出爆款车型的主要原因。据何小鹏介绍,小鹏P7+主要有两个任务:第一,让更多人享受到“豪华行政级轿车”的空间与舒适;第二,让更多燃油车用户体验到标配“高阶智能纯电”的乐趣。@社区活动小姐姐 @鹏友大管家
小鹏新款绝对优势能成为年底销量冠军,爆款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