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7号注定是我人生中不平凡的一天😀✌️✌️

头像
天上望月
2024-08-27 19:28

真是开心的一天!上班前一天提到了喜欢的小鹏G9,下面向各位鹏友汇报一下。1、换车前基本情况:
坐标天津,之前一直开手动雪佛兰赛欧用来代步,13年5月底购入,到现在11年零3个月整。这么多年来,小欧也算是风里来雨里去吧,见证了家里的很多重要时刻,行驶里程最终定格在了9万6,跑的虽然不够狠,但故障和小毛病开始慢慢多了起来。打去年开始,电瓶、空调、刹车片、转向助力总成、门锁、异响一件接一件。之前一直是忍忍忍,进入8月后小鹏十周年的优惠、商贷政策陆续出来,再加上一些其他利好情况的出现,竟然有一种非买不可的紧迫感😂😂。14号晚上,随着领导的几次提议,内心深处的小宇宙一下就爆发了,终于决定要买买买了😄😄真是挺开心的,搞的我那天晚上直接失眠,睡了估计不到半小时😂😂😂,但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二天去看车、试驾、询价一点都不困,跟打了鸡血似的。各位鹏友应该也都经历过,也能理解我当时的心情😁😁
2、换车需求:
我简单列举几个关键词:绿牌、SUV、纯电、智能驾驶、动力。在天津,由于实施了限号限行政策,作为家中唯一一辆燃油车,无论是上下班通勤、接送孩子上学,还是周末出游,都显得极为不便。因此,我早就下定决心要更换一辆新能源绿牌车;目前而言,纯电动车型是我的首选,也是我坚定的选择。我更倾向于纯粹的技术路线,对于增程式和插电混动那种折中的方式并无太多好感,也因此直接pass掉了许多热销车型。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从21年疫情期间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最早接触到的是比亚迪和他的混动,机缘巧合的是第一辆试驾车是四驱版比亚迪唐EV,当时确实有被惊艳到,无论是内饰、动力、科技感、行驶质感都能给我很强的、真实的冲击感,当时就被纯电正式种草了,后来的两三年也一直在密切关注纯电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落地。
为了消除和验证纯电远行是否可行的疑虑,我近一年的旅行坚持采用纯电自驾方式。在前后约15天的时间里,我行驶了大约3000公里,穿越了草原、雪山、城市和乡村,经历了各种路况,包括高速公路和城区道路。通过这些体验,我已经对电动车的性能和用车习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电车的感觉也已经没有最初那么焦虑了。
另外,开了十来年轿车,也想换个SUV感受一下,孩子大了,老老小小的人也多了,轿车空间和装载能力确实也有限。所以换车备选里又把轿车、旅行车、猎装车之类的都排除在外了;遇见小鹏呢,也是很巧的事。本来是要去试驾极氪001的(刚上市纯属好奇,曾经也作为备选车来着😂),但当时试驾车没在店里,我就到对面的小鹏展台逛了逛,试驾了一下22款G9,当时的直观感觉就是这么大的车开起来居然很灵活很轻松,智驾没安排试,印象其实不深。
这一年来,我几乎每天都在汽车APP上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变化,一条都不漏。我看了很多车,结合自己的用车场景和驾驶风格,也认真思考了很久。在30万左右的纯电SUV预算范围内,我选择了G9。这不是冲动的选择,相反,这正是理智的选择超值的选择。外观大气优雅,充电快,能耗低,空间够用,动力强劲,智能化水平处于第一梯队,还配备了双腔空悬、超标配置和豪华感。综合起来,G9就是我的最佳选择。我对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
我选择的是650max四驱版顶配,之前续航是我非常关注的方面,主要是因为今年的遇险经历让我改变了想法。春节前在云南旅游时,我租了一辆飞凡R7后驱版,在丙中洛附近翻山时,遇上大雪,盘山路拐弯的时候我不到20迈的速度,车尾横甩的厉害,也幸亏当时车少,那种失控的感觉想想还是有点惊悚。但是同样的这种雪地道路场景,我原来那个前驱的小车就没记得这么明显。后来经过查证,确实也验证了我的疑问,后驱车在雨雪等湿滑路面上,确实更容易打滑,所以在燃油车里,也大多是玩漂移、甩尾的标配。最后,考虑到安全,后驱的702也只能排除了,虽然四驱版在续航参数上少了50多公里,但后来了解到小鹏的三电技术非常先进,续航表现扎实,内心也就释然了。
订购状况:由于有现车(库存约为35天),我17号下午下单,大板车于25号下午从广州抵达天津西青交付中心。原计划在26号提车,但一整天的狂风暴雨让我只能将提车时间推迟至27号。巧合的是,27号也正是10周年热爱之夜以及MONA M03发布的日子,你就说巧不巧吧,这算不算天意😂😂
我深信缘分,一路走来,感觉与小鹏汽车和G9的相遇是命中注定。小鹏汽车和G9能从众多品牌和车型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我的选择,这仿佛是命运的安排,让我的爱车之选没有遗憾!😍😍😘😘
最后,作为新鹏友,祝小鹏汽车的新品热卖大卖,也祝愿小鹏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新能源汽车赛道飞得更高、走的更远,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早日成为未来出行的卓越探索者和绝对引领者。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