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华丰,路路通”-寻找珠海华丰兴衰的发源地


在废墟探险者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废墟里寻找城市的过往”。
我喜欢探寻废墟,也喜欢在废旧破财的老旧建筑中寻找寻觅其背后的兴衰故事。昨天,我开车2024款小鹏G9,到珠海平沙镇这个似乎已经被遗忘的华丰厂址,探寻一下华丰的故事。
虽说当下的方便面市场几乎是统一、康师傅二分天下,但若是将时间拉回至上个世纪的8、90年代,华丰可是方便面市场不败的王者。

1980年,上海益民四厂从日本引进了一条方便面生产线,极大地提高了方便面的生产效率;而此时千里之外的广东珠海,一位食品厂服务站的站长---熊毅武,敏锐地察觉到了国内方便面的市场前景广阔。

得益于华丰在全国的销量猛增,熊毅武也顺理成章的被冠上“中国方便面一哥”、“中国方便面大王”等称号。不过,一切的转折发生在九十年代初,在华丰一统中国方便面市场还不足十年的时候,统一和康师傅两家中国台湾企业迅速雄起,进军大陆市场。

见大势已去,熊毅武决定离开华丰,另辟前路。于是,市面上又多了一个名为“熊毅武”的方便面牌子,华丰少了一位能武的大将,这就进一步加速了华丰的衰落。

1998年,华丰不得不大规模裁员,以确保公司能够顺利经营(值得一提的是,熊毅武方便面也曾火红过一时,但在熊毅武于1997年2月因车祸不幸离世后,这个品牌也成为某个地区孩童的时泪了)。

曾经大江南北的人都会说“食华丰,路路通”的壮观场面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消失;超市的货架上,华丰三鲜伊面也被摆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等待一个有缘人把它带走。

废墟作为凝聚在琥珀中的记忆载体,穿过时间,赋予过去以永恒的生命。在面对废墟时,我们与另一个时空的记忆相连,眼前的空间退转为过去生活的真实图景。

一条笔直的小路从上而下,像是一把刀将破败的掩体切开,形成了光洁的切口,露出老旧的内腔。。

但站在建筑废墟面前时,它于我们而言不再仅仅是一幅静态的画面,而是一条动态的纵轴,承载了某种过往。华丰的工厂废墟里蕴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疑似炸面条的车间废墟里,似乎流淌着生活方式的记忆。

斑驳的墙上,似乎在诉说这些破旧建筑的故事。
华丰见证了珠海斗门平沙的进城市高速建设,而这里的背后,给自己只留下了上面照片所示一个又一个建筑遗骸。这一个废墟群,连通了珠海平沙居民、也包括我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废墟的未来会是什么?是重生还是消亡、是陷于过去还是面向未来?所以我真的很喜欢尝试去寻找废墟的多种可能性。



#M03首批到店# #买小鹏前VS买小鹏后# #夏日出行记录#
来源:1.百度百科“食华丰,路路通”!这款方便面,才是8090后的味觉记忆”;
2.网易新闻“废墟美学:在废墟中寻找城市的过往和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