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天玑XOS 5.1.0你不知道的优缺点

头像
在静听
2024-05-22 12:56

基本情况:
车型2024小鹏G9 570MAX
升级时间:2024年5月20日
体验时间:2天

终于等到了天玑系统的到来,之前的几次内侧都被自己完美的避开了,这次终于等到了520的全量推送。体验了两天优缺点都有,希望小鹏后续持续优化真正能达到“L4”级别的体验。平“胸”而论,小鹏的OTA升级频率真是高,提车到现在半年时间已经升级了不下5次,到这次颠覆性的升级,让我对小鹏“技术流”的坚持也更充满信心。
言归正传,先说说驾驶感觉。升级后第一时间就把AI代驾的路线进行了学习,今天线路审不好的就是盘桥,之前的帖子也写过XNGP在盘桥的时间降速很多,圈也绕的大,这次AI代驾到了盘桥路段感觉比上一个版本绕的更大了,直线一直开到马上要压线了,对向车道又有车过来,感觉要撞上了所以人为打方向进行接管。不知道后期通过AI学习能不能改善,待观察。回归车道后比上一个版本重新自动恢复智驾的时间要短,这个好评。其次是匝道驶出,因为马上要出的出口前面一段是公交车道,小P一直不走公交道(上午9点以后是可以走的),同时也因为车多,结果快过出口了才有惊无险的并了过去,这也是在我之前的分享中提到过公交道在可使用时间内最好进行优化,这次OTA没有改变。有点也比较明显,首先是无效变道改善很多,其次是变道不像之前的版本那么犹犹豫豫了,感觉干脆了很多,这个要给好评。关于代驾还有一点要补充,就是学习路线是从小区内开始的,但是代驾激活是需要到社会道路上后才能激活,后期是不是也能进行优化。
续航达成率:
这个要给个大大的赞,因为提车到现在就今天的行程CLTC续航达率达到了1:1,出发时是CLTC 400,到达377,实际也行驶了23公里(出发时忘拍照了 见图)不知道是新版本进行了优化还是其他原因。

智能座舱和大模型:
该说不说,小鹏应该是第一个把大模型搬到了车上的吧,就这个开创性我们就应该支持给个赞,但实际体验下来发现有几个问题,首先AI画图确实有意思,但是图出来后应该能分享到移动端呀,否则光在车内自嗨有啥意思,但是现阶段没有分享按钮(见图)望后期能优化。还有可见即可说(不用唤醒词),这次天玑个人感觉比上个版本不被唤醒的次数要多,说了几遍都没反应,只有加了唤醒词才有效,不知道是不是就我有这个感觉。再有就是识别前车的效果成功率在20%,不知道是摄像头像素不够还是因为逆光和光线的影响造成识别不准确。后期能不能进行优化未可知(如果是硬件不支持那就遗憾了),有一个小点我觉的改的很贴心就是音响调节,之前的版本把导航音量调小后每次打电话都要手动再把音量调上去(头枕音响),感觉很麻烦,而这次升级把导航、通话、媒体和语音都分离出来了,根据个人实际需求提前进行调整省去了每次调整的麻烦。


分屏显示:
分屏肯定是必然趋势,否则这么大的屏利用率太低,但是现阶段分屏的应用还比较少,望以后能持续优化增加,有一点我要提出来,就是把地图切换成小屏后,导航信息标签和道路指引标签会重叠,建议后期能进行优化适配,建议调整置顶双标签(见图黄色框)。

以上这些是我这两天使用下来的感觉,其他方面待体验后在分享,希望小鹏能越来越好。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