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玩笑:买了电车后很多车主的格局变小了,我是真切的感受到了!比如小鹏X9买回来之后我已经跑了两千多公里了,最近在几个不同平台充电,我发现一个问题:在各个平台充电充进去的实际电量比理论应该充进去的电量多的多!你可能说这是正常的现象,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毕竟车辆自身充电的时候,夏季空调给电池降温要费电,冬天充电要给电池加温也要费电!可大家认为损耗多少算是正常呢!国家对新能源车的监督管理部门和新能源汽车厂家有没有标准呢!相关情况大家有了解过吗?
我自己计算损耗率的公式:一次充电实际显示的充电的度数/车辆标示电池度数*(完成充电时候的SOC电量百分比-开始充电时候的电池SOC电量百分比)减去100%即为充电损耗率,为避免人为干扰测试结果,我充电过程中全程不开车机娱乐设备,不开空调,不开除行车记录仪之外的任何耗电设备。我是在河南的省会郑州进行的测试,当前几次充电外界时候的外界气温在20-30度之间,是最理想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推荐环境。我都是在商业直流快充桩上充的电!
平台一:云快充平台。我目前在此平台(在不同充电站隶属同一充电平台支付充电费用,下同)一共充了三次电,三次的损耗率分别是17.9%,16.44%,19.36%,平均损耗率是:17.9%。
平台二:新电途平台(同样包括在不同充电站充电同一支付平台)。我目前在此平台一共也充了三次电,三次的损耗率是12.157%,14.27%,12.00%,平均损耗率是12.809%。
平台三:蔚景云平台。我目前在此平台只充了一次电,单次的损耗率是13.52%。
还有其他的充电桩和支付平台,比如延长壳牌平台,星星充电,特来电,崇弘新能源,小鹏自建平台……我暂时还没有在它们桩上充过电,所以暂时还没有损耗数据!希望其他鹏友也踊跃提供各地的充电时候的环境气温以及其他在当地充电平台上的损耗数据。大家帮助大家,大家共同进步!
我的结论:不同平台的损耗率确实有较大差别,但都不低于10%,所以,我们在买新能源车的时候不光要考察车辆本身的实测电耗数据,还要关注充电时候的充电损耗数据,毕竟,只有贴近生活实际,与我们的实际感受相一致,我们才能真正节省充电成本,节省实际出行和运营成本。
同时!我们也希望国家相关技术监督部门,定期对各种充电桩充电平台的充电损耗损耗数据核定校准并在社交媒体平台公布,真正做到有规可依,有法可依,切实提高监管者的监管水平,运营平台的运营效率,才能真正造福更多的新能源车用户!我认为:做任何事我们不光要看表面,更要看中实际!实事求是才是为自己负责为用户负责为百姓负责!
希望我们的鹏友们加入进来,大家多多分享当地的充电损耗情况,为美好的新能源生活一起努力吧!同时希望有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厂家也要及时把相关损耗数据整理汇众汇总上报给相关监督部门,全社会群策群力共同进步!实现美好生活每一天每一秒谢谢!…!

鹏友们请关注!在各个平台的充电桩上,充电损耗率是不一样的!

鹏友2971875

2024-05-21 22:39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