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OTA推送就这么点儿人?智驾普法第1辑

头像vip
硬神
2024-04-08 16:05 · 认证自媒体创作者

小鹏XOS天玑5.1.0版本公测招募公告发布了,很多鹏友对于新版本的新功能非常兴奋,但是我也看到不少鹏友有各种吐槽,比如“肯定又是给那些人特供”、“就只有这点儿名额没意思”、“怎么就不给直接推送”…

实际上这些很多都是误会,并不是小鹏不想推给更多的用户,而是监管部门不允许。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工信部通装〔2021〕103号)第三条第(四)项的规定,“未经审批,不得通过在线等软件升级方式新增或更新汽车自动驾驶功能”。《工信部关于开展汽车软件在线升级备案的通知》装备中心【2022】229号第二条第(三)项第3款也规定,涉及汽车自动驾驶功能(驾驶自动化分级的3级及以上)的相关升级活动,应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因此,大规模的用户推送,是需要经过工信部审批的。

工信部的规定本意,是针对前几年部分车企“为快速推出产品,将还没有完善的汽车产品推出市场,通过OTA忽悠消费者,用升级之类的借口,对自身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搪塞、混淆甚至掩盖召回的事实”的行为。

但是在实践中,闭门造车搞开发是违反基本规律的,软件测试工程师不可能覆盖用户能遇到的所有场景,因此在某个版本的软件正式发布前,选择特定人群试用,逐步扩大其试用者数量,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其中的问题,进行灰度测试就非常有必要。

监管部门也尊重行业实践和基本规律,为了满足企业正常技术开发的需要,并没有禁止小规模的灰度测试,只是对于灰度测试的用户数量进行了限制,通常情况下都是100人-200人左右的测试规模。当然并不是这些测试名额都会全部释放给车主,一些名额也会用于给监管机构、媒体、公关、投资机构等进行测试,这样的行为肯定也是为了企业发展得更好,这个我相信大家也能理解。

由于灰度测试的人数有限,因此如何筛选进入灰度测试的人员就很重要了。因为灰度测试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纠正产品的问题,入选测试的用户就应当对产品有基本的了解,能够熟练使用产品,并且能够快速发现和纠正问题,为后续版本的最终完善提供有效信息。

基于上述理由,小鹏制定了一整套明确和较为科学的灰度用户筛选体系,也就是我们在XOS天玑公测招募公告中提及的条件:综合参考用车时长、硬件配置、地域、智驾里程数据以及社区活动度综合评分选定灰度测试用户。其中:
-用车时长:1个月以上(交付起)。这一条能够保证进入灰度测试的车主对于车辆有基本的了解。
-硬件配置:Max*:Pro(G9Max:pro+plus)=75:25
*Max:因测试要求,Max配置优先选择北京、上海、深圳、佛山、成都、重庆、苏州、杭州、武汉区域报名车主。(以上城区Max配置招募总数不超过Max总占比的60%,各城区招募比例根据以上城区车辆总量从高至低分配)。这一条是为了测试的效果更有针对性,因为这几个城市的车主较多、较早开通城市ngp、车主较为熟悉城市ngp的相关功能,也是为了保证进入灰度测试的车主能够熟练使用产品,能够快速发现和纠正问题。
-智驾里程:优先挑选【导航辅助驾驶】里程较高车主,由近期三个月导航辅助驾驶里程与总智驾里程表现综合评估。这一条很明显也是为了保证进入灰度测试的车主能够熟练使用产品,快速识别和纠正问题。而且这里还可以着重说一下,这次招募的条件改为“近期三个月的ngp和智驾里程”,而非全部ngp和智驾里程,条件更加公平和科学,毕竟有的车主购车时间早、哪怕近期不常用智驾历史积累的里程也很高,极有可能挤掉刚购车、对智驾使用率高、兴趣浓厚的新用户的名额。
-社区活跃度:优先选择近2月在社区发布过精华内容与鹏友值较高的车主。这一条件一方面是因为在小鹏社区活跃用户相比不活跃的用户,更有可能表达能力更强、提交bug和反馈的积极性更高,另一方面也可以分享更多的新版本系统的体验,让更多的用户尽快了解和熟悉新系统,更好地享受小鹏科技带来的惊喜体验。

最后针对“肯定又是给那些人特供”的问题,我作为多次公测入选的用户,很多人一看公测名单就会惊呼“how old are you”怎么每次都是你。我手里这辆小鹏G9开了1年零4个月,是北京的牌照,650max版本,1月到3月智驾里程2万多公里,社区自媒体认证有精华帖,鹏友值超过98%的用户……对比用户筛选要求,我可以算buff叠满了,对吧?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