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出X9超智驾时刻# 我为什么退了M9选择了X9
23年9月问界M7发布之后价格非常惊喜,去店里看了现车之后果断加仓了赛力斯,还小赚了一笔,正好6月份理想one的贷款也还完了,然后按耐不住骚动的心,想换车了。
即使作为多年花粉,M7的外观也实在无法接受,M9当时越看越耐看,就果断下了一个小定,然后开始漫长的等车发布的过程,中间经历了小鹏新款G9发布(作为伏笔加上了一个小鹏销售),智界S7发布,X9在1024亮相,当时金色的外观实在欣赏不来,11月广州车展M9算是给公众看了外观,X9同时也解禁了内饰,当时这个内饰就让我眼前一亮,大电视,电动开合的冰箱,两块桌板,三排完全可以收纳放平,可能对我来说唯一有遗憾的就是车内没有220V插座了。
中间对车的关注也让进入了一个M9意向群,群里也知道了很多M9的消息,随着M9配置的逐渐解秘,群里对起售价的判断大多集中在43万左右,我本人当时也是这么判断的,毕竟从可感知的硬件来说,同样的增程40度电池,单腔空悬,单激光雷达,hud,冰箱,甚至M9还少了后排屏幕,考虑到M7价格策略获得的巨大成功,赛力斯应该会延续这个战术,当然实际发布后大家都知道我被打脸了,除价格之外,权益如此之低也是出乎人的意料,当然作为我个人用车来说,max最低配也完全符合我的需求,售价也不是不能接受,结实的车身,省心的智驾,23扬声器的震撼,但我千算万算,想着理想L9发布即交付,首月即破万,华为赛力斯4月预发布,三厂10月重庆老大去视察的时候就开始试生产了,怎么着也能做到发布即交付,首月搞个1万辆让人年前能提车,没想到啊没想到,先行者计划的2000辆顶配就算了,试驾车目前(2024年1月1日)都没发到门店,消费者只能到店静态体验,加上智驾包政策的逼定(1月1日后涨价到2.6w)内心愈发无法接受,带着老婆看了之后也劝我别吊死在一棵树上,正好29号小鹏的销售联系我说X9可以试驾了(是的,车都没发布就可以试驾了)
作为家庭最大的消费品,不管别人怎么买车,试驾是我做抉择最重要的一步,咱没有三千老师的资源,华为不能让我试到车,又想着年前要用车跑长途自驾,那就只能转向了。
说说X9的试驾体验吧,一句话来说的话就是G9还是更好开😁,大车感还是很明显的。细说的话试驾的两驱动力足够,NGP让人印象深刻,城区智驾也是可用的状态了,后轮转向确实有东西,转弯半径比我家目前的Model S和理想one都要小,非常灵活。作为插曲我还贼心不死的试驾了智界S7,怎么说呢,只能劝想买这个车的朋友务必自己亲身体验之后再做决定,千万不要盲目听信宣传。
还有一个小故事是27号那天,我试驾的太投入,虽然是全家一起去的,竟然忘记让家庭的半边天开了,今天看到小鹏发布即交付的消息,赶紧联系销售上门试驾(相比M9群里即使下了大定也对华为销售疯狂吐槽的车友来说,我这个小鹏销售真是天使了,苏州买车的话也可以联系狮山龙湖的高梦佳哦)
当时试驾完两次之后准备大定了,X9的预售价是38.8,想着正式发布应该能降个1万,老婆和我一起看的发布会,公布顶配价格的时候我还在边上喊45,毕竟曾经G9都到过这个价格,没想到何小鹏喊了一个41万,当时就不淡定了,我最想要的702max竟然还不到40万,最低配比预售价降了3万,这一波价格确实到位了,也怪我,心里锚定的价格被M9拉的太高了
说一下我的用车需求吧,家里两个娃,每年有一到两次的长途自驾游,21年去了贵州,22年去了青海,23年去了福建,新疆,正是去年暑假新疆的自驾游让我对智驾有了高度需求,第一天苏州到西安1200km把我和老婆都开懵逼了。
我选的配置是702max,单电机看加速数字挺难看的,不过试驾车正好是单电机,开了两次觉得加速体感还不错,动力够用,长途自驾对续航的要求比较高。轮胎没选,选了零重力,在店里的展车是零重力,试驾车是有过道的普通座椅,两个椅子我对比了一下,坐上去体感确实有些差别,加上平时基本只有四人坐车的需求,所以就+了这1万6,关键华子的车2万块还只给你一张椅子,小鹏真的蛮良心了。
提车的时候再给大家作报告吧。

我从M9换成了X9


老羊就随便叨叨

2024-01-03 20:38 · 认证自媒体创作者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