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的时候,家里要准备买车,记得在一次晚上散步时和妈妈聊起来要买什么车的时候,我说:现在不要买车,尾气排放会污染空气环境... 以后买电动车吧!环保无污染多好啊!那时候的我,只知道电动车在研发,但远不知道“以后”有多远...(ps:本人95后, 我的小学时代正是中国开始走发展电动汽车战略的萌芽阶段... ...)
长大后,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在路上见到电动汽车,是在2017年的夏天。从南京到上海考学时,见到了一辆“拉风又奇特”的特斯拉停在路边,一起考学的小伙伴看到了之后纷纷在议论:那好像是特斯拉吧!!(仿佛是见到了什么稀有物种)
2018年夏天,本科毕业时的暑假,第一次在南京新街口德基广场对面远远见到了一家不知道logo是啥意思的店铺,只看见里面有一辆很大的SUV,后来才知道是叫“蔚来”(那时候看来好像真的挺未来的)...
2020年时,已经结了婚、买了一辆奥迪Q3的大学室友,第一次坐他车里聊天时跟我说,他本来想买“比亚迪汉”,当时我闻所未闻,上网一查才知道比亚迪的电动车现在能这么帅的吗?!
好像也就是在2020年之后,路上的电动车一下子多了起来,新的品牌和新的车型在商场里、在路上不断刷新认知...
2021年硕士毕业后继续留在了上海工作,有了收入之后,买车的心便更加蠢蠢欲动...👀
最一开始是关注到名爵6的混动,对...就是十来万的新名爵6,应该是刚刚上市不久,外观也觉得还挺不错,那时候刚工作,觉得收入可以匹配买一辆十几万的,而且当时混动还是不限制送绿牌。
不过很快就又被大众ID4吸引了过去,也是2021年上汽大众刚刚上市的纯电车,门店里还有Pokemon的元素,试驾过了几次,觉得空间也挺大,还有抬头显示hud,MEB纯电平台,唯独就是被那个“后轮鼓刹”逐渐劝退...
比亚迪的汉,还是觉得EV比Dmi外观帅气,直到去年2022年改款了我还没有放弃对汉的关注,而且去年网约车打到过一位比亚迪汉ev的车主,说自己提车周期等了半年...足见比亚迪的火热。但当我把目光再转向SUV时,就发现汉作为轿车,视野和空间是不如SUV的。
2021年的秋冬天,凯迪拉克的LYRIQ上市,在线下布局门店销售,那时候上市是非常惊艳的,4K大联屏、AKG音响、奥特能平台,连“锐歌”这个中文名还没来及起,好像售价是42万起,差一点就小订了 😂还是因为价格贵了,而且那车后排空间在五米长度的车身里是比较小的。
同样是21年的秋天,极氪001上市,去了新天地好像是上海第一家极氪门店试驾,那个双电机的动力响应真的是超棒,而且外观也挺霸气:主要是车宽...快2米了。车的内饰简约却不失艺术性,也挺吸引我,但还是觉得雅马哈音响音质还不够+确实看着像蛤蟆脸🐸,于是觉得可以再等等别的新车型...
21年的冬天还关注过上汽奥迪的Q5 e-tron,但内饰还是燃油车设计,感觉已经不如新势力的车机和内饰了,而且还是7座,后来一汽奥迪推出Q4 e-tron,看着确实是换壳ID4,毫无新意,而且路上几乎看不到有谁会买奥迪的纯电车,能买比亚迪都不买奥迪新能源,BBA真的是跟不上电动化时代啊......
2022年夏天才开放后的上海,8月在上海展览中心迎来了一场上汽专场小车展,第一次关注到智己L7和飞凡R7。大实话:智己L7外观设计真的帅!车灯设计的刀锋感很有艺术性!当时车展里智己L7的试驾活动只能在展区里兜兜,但也能感觉到底盘质感很不错,那个升降大联屏也很高清,显示内容也不错,内饰感也很高级,后来门店试驾了之后确实对底盘的操控直呼好家伙!后轮转向也确实很独特实用,但方向盘的下沿镂空有点太窄了,半幅式方向盘又有些不习惯,加之车窗升降触控按钮过于前卫不实用、后排座椅确实太短,价格还是偏贵,继续选择观望。
至于飞凡R7... 那个纯屏幕有点不习惯,而且感觉Bose音响的音质也不是曾经在奔驰车上的那个质感,试驾都没试过。即使是今年出的F7...唉,上汽的纯电子品牌确实没啥人买,感觉还是需要战略调整吧,继续等等。
等等党到了今年2023年四月,上海车展。大开眼界!蔚来新es6,新外观确实好看,车身不像第一代显得过于的大,比例很协调,后来在蔚来的试驾会上也感觉es6确实丝滑,虽然当时上半年有嘉定区补+每个月四次免费换电,但总听说蔚来的电控不太好,表显很虚,以及还是觉得价格较高,不具有高性价比,继续观望...后来即使是33.8万起步+无区补+无免费换电,还是觉得贵了点,因为稍微想加点配置就快奔40去了。
小鹏,G6是上海车展的一大明星,上海车展之前的图片预热觉得G6外观(前脸)真丑... 但实际一看好看了不少,不过还是感觉丑萌丑萌的(最近成为鹏友之后再看感觉有点像钢铁侠的前脸)。当时小鹏展厅的G9相比于G6是被冷落了很多,老G9可能是因为定位不清晰,产品能力确实很优秀,但价格相对偏高,干不过理想和蔚来的SUV。
其实第一次关注到小鹏的G9是在2023年上海车展前不久,听说热销的P7改款,出于好奇走进小鹏的一个城市展厅里,第一次坐进P7i,感觉到空间的局促(对了,本人身高1.80m),腿部、头部空间有点紧张,但是由于音乐的爱好+对音质的追求,小鹏丹拿的音响确实是不一般,反正比比亚迪汉的丹拿听着要稳太多。
店内销售一看我是个追求音质的人,就推荐我去旁边的G9听听:“那个丹拿才是真的震撼” 我每次试音响都会放《花房姑娘》,因为容易测试出来音质的层次感。完完整整的播放完毕,不得不说那个音质让我记忆深刻,从2021年开始关注电车以来很多车型了,第一次听到那么好的音质!真的有被震撼到!但是随着音乐结束冷静下来后,得知车价也得34万多起步...理智的等等心再次觉醒。
由于本人在嘉定,今年上半年的嘉定区补我还差点给利用上了,5月底之前交了蔚来es6的五千订金保一个区补名额+每月四次免费换电,后来6月份蔚来的换电政策调整,全系降3万,换电不再免费,es6还得33万+,然后et5t和et5是29万+起步,感觉性价比还是不高,后来就退订了,继续等...
暑期好像也没出什么新车,金9银10观望各家车企的促销活动,其中就关注到了9月9的新G9发布会,全系降价6万之后26万起,感觉性价比一下子就来了,然后对G9开始格外关注!
国庆在商场逛到小鹏展厅里,特地去新G9坐了坐感受一下,不得不说黑色的G9是真酷真霸气!
BUT! y1s1,音响确实不如老G9丹拿那么顶了... 道理上新款降价了,老款肯定也会降价,于是乎一问店员老款的降价情况,说是系统里老G9库存里降价情况不一,但都是降3万5起步。降价后的老款感觉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买G9就是冲着丹拿音响去的呀!
10月国庆后,买车的计划随着快要临近年底上海绿牌限制政策而逐渐重视了起来,排除法:大众ID系列车机与内饰相比新势力太简陋✖️、蔚来et5和es6性价比对我来说不高✖️、理想增程不送绿牌✖️、比亚迪汉ev内饰老套+丹拿音响不如小鹏+轿车空间对我还是不够大✖️、极氪001虽降价至26万起但车身太宽+智能化不如小鹏+雅马哈音响不如丹拿 ✖️、智己Ls6虽听起来火但是驾驶舱腿部左右空间太小+品牌能力还没起来✖️...
所以,最终我的决赛圈车型就俩:特斯拉Model Y和小鹏G9。
特斯拉Model Y,品牌绝对的认同度(上海特产)、性价比高、音响好、驾驶操控好、极致极简风... ...优点确实很多,月销量真正的遥遥领先。但就一点:工作关系,考虑日后停车,特斯拉的性质可能会是一个小麻烦。
最终,与小鹏老G9降价后对比,深思熟虑了半个月,还是放弃了特斯拉ModelY。10.19,找了小鹏金牌销售挑选了一辆广州仓库内库存期较短的G9 570 Max,交了大订订金。570、702、650版本我并不纠结,因为我还是觉得磷酸铁锂电池不如三元锂电池活跃,加之三元锂电池总说不宜充满,实际续航也不到702;但在Pro和Max的选项中我还是纠结了一下,差价就在于两颗激光雷达的事儿,功能区别在于能不能城区道路开NGP,纠结了之后---为了未来几年的OTA升级预留升级空间,硬件设备就上个顶配吧,以防算力不至于在目前快速更迭智能汽车产品的浪潮掉队太快!
但交了订金之后一度内心对库存车质量不放心,直到11.1验车之后,实车的丐版19寸轮毂实际上看也没那么丑(小鹏怎么总是容易不上相)且外观内饰毫无瑕疵,放心地交了尾款。
11.9,提G9!女友在万年历上查到说2023年仅剩的两个提车好日子其中一天就是11.9。
提车完回头想想,20年前的我一个小小的买电动汽车的愿望,远远不知未来何时会实现。20年后,现在就是那个未来。
当打之年的我遇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当打时代,也有幸加入了中国智能汽车行业,选择了时代产物下的国产品牌先锋---小鹏G9。往深了看,购买到的更是一份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自豪感,中国也有创新能力造出好车、造出豪车!人生的第一辆车,从小鹏开始,与G9相伴,开启见证中国智能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新征程!
#我的提车作业# #G9提车惊喜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