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车展之际,各种福利拉满的之时将P7i定了下来。
车是一个大件,想必很多朋友在购车之时心里肯定是各种纠结,也会去试驾各种各样的车型,但像我这样试驾如此多的车型的人应该不是很多,这里我想把我的购车心路历程分享各位朋友,供大家选车参考🫡。
【试驾选车之旅】
我的购车试驾前前后后延续了10个月之久,期间我试驾了汉ev、汉dmi、宋ev、蔚来et5及其猎装版、特斯拉model y、智己ls7、宝马i3、别克e5、奥迪q4、理想L7、问界m5、小鹏p7i、小鹏g9、小鹏g6、极氪001等等车型(这些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期间我甚至一度又想重新购入一辆油车😅)。从传统新能源品牌到新势力、从插混到增程再到纯电,多多少少都体验过,也都思考过如何进行选择🤔(感觉价格跨度也非常大🤣)。
那我们先从插混、增程、纯电谈起。插混和增程相较于纯电的主要优势是在长途行驶中不存在里程焦虑,由于我个人主要是在城市通勤,最多就是一年跑几趟成渝来回(单程大概330公里左右),因此对于长途续航没有太大焦虑。同时,很多汽车博主描述过,由于插混和增程存在两套动力系统,因此其发生故障的概率会比单一的纯电或者纯燃油的汽车概率要高,并且保养费用要更贵。故障概率我没有亲自实测,这里只是分享给大家不做评判,但是保养费用我和店员确认过,确实要比纯电贵很多,并且还有混动车的油费还没有计算。这里要说明一点,我个人认为如果目前家里没有家充桩,买混动车型,可能多数用车情况就是要烧油,毕竟混动的充电功率和电池容量要小一些,外出充电次数就会增多、充电效率也不如纯电车型高(不一定对,🐶保命)。因此,综上我在选择动力形式方面选择了纯电车型。这里就不考虑了汉dmi、理想L7等车型了。
接下来就是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和新势力的对比了。实话实话传统车企对于车辆底盘的调教真的是没话说,尤其是宝马i3是我在试驾里面感觉最好开的车(没有开过好车🤷🤷),但是反过来说传统车企的车机智能化做得真的是一塌糊涂🫠,怪不得上海车展大众高管来参观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并且传统车企大多是经销商模式,价格不透明,可能同一辆车,两家店能差出一两万,再加上有的销售有经验,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一讲价就脸红的人,妥妥要挨刀🔪🔪。智能化和价格不透明这两点,让我放弃了传统车企。当然别克e5价格是透明的,统一定价,放弃的原因是车子太大了、充电口在前面(车技不好,怕不好停车),加上前悬挂是麦弗逊,现在感觉20多万的新能源基本前悬挂都能上双叉臂了。当然,我觉得别克e5还是不错的,性价比很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试试。
这样就还剩下蔚来、特斯拉、小鹏、智己等等品牌了。当然选车不说预算就是耍流氓,前前后后、反复思考,后来认为车本身是消耗品加上困难的经济条件💰💰,还是买车就买一个25w左右的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买那么贵的。这下就只剩下了特斯拉modely、小鹏p7i、小鹏g6、问界m5(非智驾版)、极氪001(最近降价了,26.9w就可以买)。由于工作原因,特斯拉开起来受限制,就不是很方便,就不考虑了;问界m5(非智驾版)感觉少了灵魂,但是智驾版确实超了预算,因此也忍痛出局了;极氪001(26.9w)非常好👍,机械素质也很顶,除了车机没有小鹏智能,车子宽了一些(1999cm,这是我技术的问题🫨🫨),然后贵了3w(哈哈哈,可能还是钱的问题🤣🤣),没有什么短板,续航也很长。可是小鹏p7i成都车展给的太多了,优惠1w、大客户3w积分、车展2w积分、1000元电卡、加上友好大方的销售🙋,确实很难拒绝。最后为什么没有选择g6呢,因为觉得p7i太帅了。
最后总结一下p7i最吸引我的几个点,nappa真皮座椅、前排座椅通风加热、后排座椅加热、非常智能的车机、永久免费的辅助驾驶、前双叉臂(都是铝合金、羊角也是铝合金)、后五连杆(不是铝合金、但羊角是铝合金),这里提一下汉ev最后在底盘和一些选装加钱上被忍痛割爱了(我最初试驾的新能源就是千山翠,太好看了)、p7i后排虽然不大,但是对于179cm的我是够了的,加上赠品、优惠等等,确实不二的选择。👏👏
期待佩奇到来的那一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