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期2023.7.28
当前公里数:5000km
用车方式:重度自驾游用户
用车情况:这是我的第二辆电车,原先的电车开了两年,国产某拉,属于新能源老用户了,家里还有一辆某合资品牌油车,某腾。
最近看了好多言论,例如,买车就是为了开,不是为了NGP,等花里胡哨的功能、还有只要燃油车不停产,我绝对不买新能源等等。
其实我想说,但凡说这些话的人,绝对是没体验过新能源,没有体验过真正的NGP自动驾驶。
从某腾到某拉,再到小鹏,我已经体验过老牌合资车的驾驶,操控,服务,也体验过老牌国产车的驾驶,操控,服务。
其实感受就以下几个。
从车的商品属性来说,如果你可以接受这个车的缺点,那么你就可以拥有它,所以湿式双离合的顿挫伴我走过了五个年头。
从服务的体验来说,某拉的电车让我体验到了什么叫不把用户当人看,某拉IQ反向升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电池没有散热的硬件缺陷硬是通过降低充电功率,延长充电时间的反向操作来优化了,投诉无门,让我很受打击。
今年把某拉处理掉以后我就开始寻摸下一辆车是什么样子,对比再三,选择了小鹏。
其实道理很简单,技术宅总是死抠参数,天生对钻研技术的品牌有好感,造车新势力的服务让我感到如沐春风。(前几天去保养,饭确实不错)
以上纯属扯淡,接下来就是认真谈谈这辆车了。
先说缺点。
后雨刷太短了,短到我怀疑人生!(虽然说男人天生就对短这个字很敏感,但是这货是真短)
下雨天我就在怀疑,我后面那一片扇形的区域到底是什么?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这里应该算是实用迁就设计的典型案例,也没办法评价它的取舍,但是确实是短,好男儿不能短!
别的漆面漆点和装配工艺我就不说了,各家都一样,大差不差。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那么接下来重头戏来了。
G6这货的优点。
让我欲罢不能,相见恨晚。
1.车内智能交互。
虽然主驾驶的小p经常罢工,但是整个车内的体验是我所接触过得车里最好的。
2.800V超充。
补能效率快到什么地步呢,快到我都要忘记自己开的是一辆电车,高功率充电的区间相当大,充到90%都可以保证60KW的功率,通勤效率大幅提升,驾驶能耗大幅下降。
3.NGP!NGP!NGP!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智能驾驶绝对是这辆车秒杀同级别最重要的存在,高速基本可以做到点对点直达,不需要人工干预,让驾驶人的疲劳感大幅下降,安全性成倍提高,这个建议大家都体验一下,不要用老式燃油车的思路来考虑智能驾驶,普通驾驶是人、车、路的交流,智能驾驶就是车、路的交互,G6的存在,基本上可以让驾驶者跳脱出驾驶本身,以上帝视角来观看驾驶本质,欣赏沿途风景(当然还是要注意安全),让驾驶者可以真正做到享受过程,搞明白在路上,这三个字的真正意义。
汽车在路上和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是一样的,通过外在的助力,让你的旅途更加轻松,人生更加顺利,何乐而不为?
上次连续驾驶4小时,从海拔30到海拔1000,全靠NGP哦。
总结一下,小鹏G6对我而言,相当趁手。
只要有闲暇时间,开着它跑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是我的必选项,没有别的车辆可以替代。
这张图是在北京玩,体验的城市NGP。
你们还没有提车,我已经首保了,哈哈哈哈。
够八张图没小伙儿?
应该够了。
毕业证书附上。
鹏友,山高水长,你我御电而行。
珍重!#迎新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