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辅助驾驶体验#
写这个之前,我一直在想,应该用什么标题,单单说行程记录么?略显单薄,加上说其他智驾功能,又略显喧宾夺主。
最终,将之前关于鹏厂和智驾所想说的,一一列了下来,并结合鹏厂近期的一些动作,剔除掉一些不是特别强关联的内容,遂整理了这篇文章:关于鹏厂在APP版面、用户智驾画像呈现及分享给用户端的数据呈现上一系列的动作,结合已经预热的50城无图CNGP。鹏厂在自己的愿景(未来出行探索者)上又踏出了重要一步,而且是带着用户们一并往前探索,探索自己的出行方式,记录自己出行方式的改变。
而这种改变,是鹏厂带着用户一个个脚印走出来的。
简而言之:小鹏,是怎样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的出行方式!
期待50城上线,给出行方式一种新的体验!
言归正传,谈回“行程记录”功能的上线,个人对此有赞也有吐槽(是希望后面可以参考的改进方向)。
1.一改直男风,尊重用户
鹏厂改变之前的一刀切不商量的风格,将是否记录出行数据的选择给到用户,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如果跟进一步,能够选取记录数据的范围,那就更好了!
PS:不少人吐槽,又多了一个给另一半查岗的途径了。🌝🌝行程地图的显示,成了夫妻间的你画我猜高端局🐂🍺
2.小P与我,谁更能开
行程记录的另一个大亮点就是能够记录单一行程中的智驾里程。这更好地显示驾驶员与小P之间的互动关系,彰显一个,小P跟我,谁更能开。同时,让我进一步知道,智驾,会逐渐成为一种出行的方式。这周是22%,下周就可能是25%,用着用着,原来小P开车的占比,会比自己都多。万一是50城之一呢,是不是更多?探索,就是要探索这种无限的可能。
3.选什么,为什么选,出行方式真的改变了么?
买电车和选择小鹏之前,大多数都会有这么一个疑问,为什么买电车?为什么选择小鹏?
记得很久之前的给家里人的回答是:电车智能,开着爽,小鹏的智能驾驶,更爽。
但是,具体怎么智能,怎么爽,没有一个标准,没有一个定义,那时候的回答,更多是一种感觉。智能辅助驾驶能用么?好用么?你用得多么?是只有长途才用么?
林林总总,总会有太多太多的问题和疑问。
近期的CNGP和HNGP的架构统一、私人定制的智慧场景拓展无限可能。现在的行程记录,不正正是一个记录我每天用多少智驾,用多久智驾,有多依赖的证明么?
看完数据的那一刻,突然发现,它,在我的驾驶习惯上,比我自己更了解我自己。
城市NGP,都成了日常通勤不可或缺
高速NGP,更是长途出行好助手。
建议:
1.目前的能耗数据与行程记录,数据重复比较多。可以考虑将用车数据整合成一个页面,设置多个子项页,子项页可以是行程记录、能耗数据和充电记录等,从多维度多角度形成用户用车日常画像。而且可以在年底的时候,来一个summary report,让车主回顾这一年的用车情况,让用户自己知道一年来的出行情况;
2.记录数据多样化,即选择记录的数据项,可以让用户选择,让用户可以形成自己想看的出行智驾数据报告;
3.新增单一行程智驾接管次数或者启动NGP的次数,我相信,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数据;
最后的猜想:
先总结一下近期鹏厂的一些动作:
1.APP版面更新,智驾版面进一步强化;
2.CNGP扩展到5城;
3.智驾数据更新,不同类型的智驾数据归类重新定义计算;
4.50城无图功能(未上线);
5.发布会上何小鹏同学的AI代驾flag(未上线);
6.CNGP和HNGP完成架构上的统一;
7.智慧场景功能上线;
8.行程记录功能上线;
结合以上的情况,大胆地猜想一下:
鹏厂终于找准自己未来出行的探索核心方向:全方位的智能化。
而且,在刻画自己用户画像的同时,进一步且有意识地将各大鹏友们出行方式的变化用各种方式呈现在大家的面前。(那种默默的难以察觉的出行方式的变化)这是用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同时给出一个问题的答案:究竟智驾在生活中、在日常驾驶中,占比有多重,真的改变自己的出行方式了么?
最后的最后,每个人有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对出行方式的理解,与鹏厂共同探索,未来的出行方式!
或许,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