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
不知不觉P7陪伴自己已经将近300天的时间,安全行驶17000多公里,这位可靠的“兄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新的体验,也是时候做些总结和分享,无论是已经购车,还是正在观望的鹏友,希望能带来一些感悟和共鸣。
一、“偶然与必然”
当初知道小鹏是偶然,但选择小鹏是必然。从最开始决定换电车,我几乎把当时市面上所有的电车都了解了一遍,并做了详细的对比。当时蔚来ET7刚刚上市,营销信息满天飞,销售也很积极,就在预约看车的时候,顺路看到了P7,第一印象就是好看,详细了解后,感觉性价比更高,再然后就是试驾,订车……一气呵成。
为什么说选择P7是必然。我的标准很简单:
1、必须是国产;可能是因为之前长期国外工作的原因,骨子里希望中国品牌走向全球,尤其是一些高精尖科技领域,新能源车给了中国这样的机会。中国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很关键因素就是依托我们的人口红利,尤其在类似于AI等以数据为基础的科技领域,更多的用户带来更多的数据,更多的数据推动技术进步。所以,这也就是特斯拉为什么一开始就瞄向了中国市场,中国用户为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提供了最关键的数据支持。所以,在这点上,绝不含糊,必须选择国产。
2、高性价比;说到性价比,我认为只有两个品牌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性价比:比亚迪,小鹏;几个原则: ①基础配置用料扎实②整体定价合理③后期维护便捷,成本低④增值配置实用性强,使用频次高(两个方面是值得花钱的,一是与安全相关的,比如自动辅助驾驶技术;二是与驾乘舒适度相关的,比如悬挂,空间等)。
3、企业发展健康;可能是与自己从事咨询工作有关。我一直在关注国内几家新能源车企的发展。比亚迪无疑是最稳健的,毕竟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近几年电池技术的突破,在整体销量和利润上都有保障,也是目前为止,特斯拉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反观小鹏,这几年确实在管理上走了一些弯路,毕竟是新势力(比亚迪造车27年,而小鹏仅仅9年),但是从去年的财务数据上看,站在企业经营角度可能不太理想,但是从一位消费者和用户角度,我觉得小鹏是个非常“实在”的企业,老板虽然是湖北人,但是做事颇有我们山东人的性格。蔚小理三家里,小鹏是研发投入比例最大(意味着科技创新动力最强),营销比例投入最少,且整体利润最低(意味着定价较低,制造成本或者原材料投入上较高),这些其实对于用户来说,都是希望看到的。所以能够预见的是,小鹏短期内可能不会成为一家大公司,但是可以成为一家长寿企业,坚持长期主义,打造差异化用户定位,获得一批忠实的用户。这也符合小鹏“产品经理型”企业的基因。
二、期望与展望
作为一名将近一年的小鹏用户,首先是感恩在这个时代,有这么一群人,用资金、智慧和不断的努力,创造了一个品牌,生产出这么优秀的产品,让我们能够有幸体验和享受科技带给我们生活的改变。到目前为止,对小鹏整个用车体验和售后服务都非常满意。更多的是期望这个品牌能够坚守初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更需要有像小鹏这样坚守产品思维和客户价值思维的团队。我始终认为,只有产品足够好,用户服务足够好,才能有未来。短暂的强大不是真正的强大,坚持到最后才是赢家。期望小鹏能够通过今年在内部管理上的改革,以及P7i的上市,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也让更多的小鹏用户获得更多更好的体验。
新能源车市场格局目前也已经初见端倪,展望未来的小鹏的对标应该是类似日企风格,将工匠精神,产品经理精神发挥到极致,成为新能源车领域,中国的丰田。代表着新一代年轻人的风格:创新,不浮躁,简约,务实。也代表着未来小鹏的品牌可以汇聚更多务实、低调、创新、爱国、热爱科技的鹏友,共同为这个品牌代言。
#我的2022智能用车报告# #我与小鹏不一样的记忆# #我的___公里用车报告#

期待更好的我们

鹏友2815783

2023-03-09 09:52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