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新车意外被蹭,给了我哪些启示?

头像
鹏友1747312
2022-12-08 14:30

“车子修好了吗?”K君得知我倒车蹭到柱子了,便关切地问我。

“看来新能源车服务还是杠杠滴!”在得知事发过后不久就由4S店的人提走了之后,如是感叹。

看来K君也是感受了类似不错的服务,才有这番感慨,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上次车子被蹭时的经历。
妻子每次接娃娃们放学,都会早去一会儿,车子便停在学校东边的公共收费停车场。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外地出差,妻子来电话,说车子在停车场被撞了,肇事车辆已经不在现场。我在电话中确认人没有问题之后,就让她报警,并前往停车场调取监控录像。

因为停车位恰逢监控盲区,只能看到对方车子的外观,看不到车牌;几经周折,通过时间比对加逐辆排查,终于联系上了对方。

明确了事故责任后,妻子便把车子开回了家,因为是后备箱盖被对方倒车撞塌陷进去了一大块,但不影响行驶。

我把车辆被撞的照片发给4S店的阿伟后,他告诉我,让我准备好保险公司的出险报案短信回执,并拿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之后,通知他即可,他会安排回昆山的同事来顺便把我车开到苏州4S店,其他事我们就不用操心了;车子修好后,他会再安排同事帮我把车带回来。

手动点赞👍🏻苏州凯马广场服务中心,还有24小时在线服务的阿伟。

3天后,阿伟给我微信留言,告知住在昆山的同事小沈因为出差在外地没法帮我把车带回;问我是自己有空去取车,还是使用APP中的送车服务,帮我把车送回来。
#小鹏用心服务#
正好那天我也没空,加上我也想完整地体验一次全流程服务,于是就让他安排了送车服务。

APP中执行了送车服务功能不久后,我便接到电话,是送车司机打来的,告诉我预计50分钟抵达我办公室楼下。

50分钟后,我下楼来到地下停车场,司机已经抵达指定车位,看穿着打扮是平台代驾。代驾陪着我绕车转了一圈,并正式移交了行驶证和车钥匙,双方确认无误后,他便骑上电瓶车,消失在车库前方的转弯处。

至此,在事故责任明确后,从提车到交付,从保险到理赔,我完全没有费心,都是4S店一站式搞定。

无独有偶,前几天我去给车子充电时,在倒车时不慎撞到了柱子上,导致后保险杠和尾灯受损,除了报警和报保险外,其他相关事宜又是4S店安排人员接车、修车、送车一站式服务搞定。

妻子则借机调侃我:“看来不是我之前停车不好,你这个老司机也照样翻车踩坑;不过你这次决策买电车是对的,电车的服务理念还真不太一样。”

她之所以这样调侃我,是因为我调侃她,上次她车子被蹭,和停车位置有很大关系。她的这个调侃,又给我带来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启示。

说启示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两个细节。

第一个细节:是我买这台新能源车的细节。

为了妻子接送小孩方便,正好需要一台车,在我们逛商场的过程中,偶遇小鹏正在做展示,简单交流后,得知是活动的最后一天,活动内容如下:

购车送充电桩,免费赠送3000度电/年,终身享用。

我和妻子简单合计后,达成如下共识:

1、当前小区不方便装充电桩,但新小区可以安装;
2、没有安装之前,周边有免费充电站;
3、3000度电,足够使用,和油车比,几乎不用再额外花钱。

有了上面的共识,我们马上下单,工作人员指引我们在APP上便捷操作完成,一个月内听通知提车即可。

第二个细节:关于充电的有关细节。

因为有免费充电站可以使用,加上一直没有入住到新小区,所以赠送的家庭充电桩一直没有去安装。

等我现在想去安装时,发现小区已经规划了专门的充电桩位置,而且不再给业主自主安装充电桩,如此一来,我要么去小鹏的免费充电站充电,要么在小区付费充电。

而我去小鹏免费充电站充电两次,就遇到了两个现象:
1、第一次去时,是周末一大早,我抵达时还有4个位置空余(总共6个位置),而20分钟后,已经全满;
2、第二次去时,因为下雨,且车流量大,就导致了我这个15年以上驾龄的老司机遇到意外;当然不能怪下雨天,但资源稀缺,是产生意外的一个外在客观原因。

通过上面买车和充电的两个细节,我有哪些启示呢?

一、先来说,我是如何“翻车”,开车撞到柱子的?

客观地自我评价一下,开车这么多年,还没有因为倒车而撞车的。

这次为什么会撞到柱子?是因为过渡依赖新能源车的智能辅助,包括雷达和影像;但不巧的是,因为下雨天,后视镜和倒车影像都被雨水模糊了,所以只能靠雷达的提示音。

而更不巧的是,因为排队充电的人多,我有些急躁,等我听到报警声时,已经撞上了。

还是那句话,我不能怪车子,只是习惯了油车的安全提示,而没有习惯电车的提示安全范围,所以撞上了。也就是所谓的驾驶习惯的变化。

二、再来说,新能源车与传统油车在各方面有哪些不同?

1、买车体验

买传统油车的模式我就不赘述了,相信有过购车经历的读者都有自己的记忆和体会。

但买电车的感受,则大不一样,我简要总结如下:

a、 买车场景不同:不再需要去4S店,各种商场或者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即可;

b、 下单模式不同:不再在实体店下单,手机APP下单,全流程了解新车交付进展;

c、 用户体验不同:除了试驾相同外,其他所有的配制选择都在APP中自助完成,不需要像传统车一样,反复挑选,免除了选择性障碍或痛苦。

2、用车体验

用车重点体现在驾驶体验和能源补给体验上:

a、驾驶体验:动力更足,没有油车的带速之说,所以启停体验和油车大不相同;人机对话更智能,驾驶更舒适;

b、能源补给:以当前的油价来计算,每公里的能耗约是油车的一半不到;市区使用,没有里程焦虑;长距离出远门,目前我还没体验。

3、维修保养


结合我们已有经验和4S店的服务理念,从我们已经发生的几次维修和保养的情况看,总体感受如下:

a、服务意识极强:根据我自己的经历来看,售前、售中、售后的各个环节的服务意思都很强,完全没有店大欺客的感受;

b、响应机制及时:APP中的客服响应及时,买车时建立的微信群和线下客服长效响应,4S店的服务及响应更是加分。#小鹏服务听我说#

写在后面:
写到这里,我想补充申明一下,这不是一篇为新能源车做广告带货的文章,我只是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复盘总结,说说我从中获得的启示。

1、服务向前,体系殿后:两次事故,两次都是4S店安排人前来提车,体现的服务意识的前置,且有后台做强力支持,无论是APP平台功能选项还是后勤的保障。

2、场景切换,换脑换臀:自从特斯拉创造了商场售车的模式以来,国内几乎所有的新能源车都采用了相同的售车场景;屁股决定脑袋,因为消费场景发生了转换,所以服务理念和APP支持跟着发生了转变。

3、资源利用,越早越好:售车活动中,就有充电桩的赠送项目,但因为我自己没有及时安装,现在小区已经不让安装了;免费充电桩还在,只是我暂时没地方装了,换一句话说,以后,我要么就到指定充电站免费充电,但可能要排长队,要么就付费充电。所以资源的利用,有的时候是越早越好。

4、新老切换,皆有可能:新模式在颠覆老模式的过程中,可能都在不知不觉中。之前我没法想象买十几万、几十万甚至更高价的车,会在商场完成,不仅如此,而且都只需要在手机中操作即可。未来或许还有更多的新事物、新现象、新场景产生,一切皆有可能,创新永无止境。

时代在向前,思路不能落后,成长必须跟上。以上就是我的启发,欢迎留言交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