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用心服务# #远程诊断#
今儿个儿因自己的车胎2周内连(bu)续(xing)被扎了2次,而小鹏的道路救援客服带给我极爽体验,想着和大家从用户视角聊聊小鹏道路救援带给我的用户体验,以及小鹏利用设计思维如何提升了用户体验。
————————————————————
2020年有幸学习设计思维,马上就被深深的迷住,迷住的原因是:创新原来可以如此“简单”和“人性化”。我这么一个认为自己缺乏创新力的人,在设计思维六步法下,也开始尝试敢想敢试了。
一、让用户旅程说话,发现用户痛点,制造用户体验爽点
(1)通过用户旅程地图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客服服务流程中发生了什么。(用户旅程地图,用于记录与用户接触到的关键点及用户的情绪体验,从而利用巅峰和低谷体验分析洞察用户的真实需求)
PS:你的任何产品、流程都可以画出这图,来分析用户体验优劣之处。
(2)巅峰、低谷体验原因分析:
低谷体验点1:车辆未及时给出胎压报警
我发现车胎全瘪时,是将车子从一个侧方停车车位挪出时,上车后,未出现胎压报警,作为老司机,挪出车子的瞬间很敏感的感知到车胎有问题。且回忆到前一天开车时,轮胎声音就不太对,但行驶了1小时的车程也没有胎压报警,放松了警惕。结果放了一夜,车胎全瘪,赶着上班时间,真是非常生气和郁闷。
巅峰体验点1:直接点击车载屏幕拨打救援电话
郁闷之时想到我的小鹏是有道路救援的,于是迅速找到(虽然之前就用过,但实话说小鹏救援电话的入口真是非常好找,处于车辆信息最显著的位置)。这种显著位置本身让用户赶脚非常安心。而反观保险啊、我的其他车,要么不提供救援,要么还需要翻看或百度一下,非常不便捷。其次,让我觉得更好的体验就是可以直接通过车载屏幕拨打救援电话,这样手机还可以用来拍照或查询其他信息,这就很方便,比用手机拨打然后再打开手机扬声器等真的会挠头。
低谷体验点2:救援方式选择
小鹏客服人员给了我三种方式:1、胎压如果没有低于2.2,那么车子还能开,就近找位置补胎。2、等待小鹏安排救援人员,但时间久。3、胎压低于2.2,选择用车后备用充气泵充到2.2再就近找位置补胎。
我当时听完就很生气,第一我说明了没有胎压预警(浅层含义就是表达我不知道胎压此刻多少)第二我说了我的车胎已经全瘪,那肯定是低于2.2了,这不是常识么!你到底认真听没听我说话啊。
还好,当我再次强调后,客服人员教了我如何查看胎压,果不其然,这时候系统还是没能识别到轮胎憋了,胎压仍然是2.5,于是,我选择先找充气泵试一下。
巅峰体验点2:指导找出和使用充气泵
首先,我有备用充气泵这个事儿,就已经让我觉得很爽了,咋这么贴心全面呢对比我那油车可是后期自己配的。其次,客服人员能够非常清晰的指导我充气泵使用方法。但这里之所以让我认为是巅峰点,最重要的是,客服伙伴在我打开充气开关前,提醒我噪音较大,您不要被吓到。
这一刻,真的是轮胎被扎后的重要安慰啊。能够同理一位没有用过充气泵的人,这个提醒非常及时。
低谷体验点3:挂断电话收到救援服务反馈
充气还在进行时,我正认真根据客服人员的指导时刻关注着胎压情况(因为建议不能超过2.2),还没充完,我竟然就收到来自小鹏的救援服务短信消息!那一刻,我真是直接扔掉手机,什么玩意儿,事情还没处理完呢,我哪儿时间和心思给你反馈。
下一篇来说说从设计思维角度可以咋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