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若要装快充桩 你得满足这些硬条件

头像
雷震子
2018-12-08 12:00

这是一篇大多数车主都不用阅读的帖子,不过,了解下也无妨。

上周,@鹏鹏 在一则家用桩帖子评论称:“我家里需要一台快充桩”,先不论他是出于什么原因,事实上,他并非第一位鹏友这样问,说明这一层需求是存在的。

文章用图001.jpg

雷震子斗胆地揣摩这类用户需求,他们或许是“一车多充”或“一充多车”,“一车多充”是指用车频繁,人群或是专车司机或个体户,每天需要充电1-2次,而且对充电时长非常敏感(经常利用午饭午休时间进行充电,大概1-2小时);“一车多充”是指家里不止一辆纯电动车,或有可能跟邻居多辆新能源车共用一台家用桩,也有可能是私桩共享,这就形成憎多粥少局面,希望大幅度降低单辆车充电时长。

不过,不好意思,家用桩真的快不起来,除非你满足以下硬条件:

标题1.jpg

家里装一个快充桩,首先家里需要有矿。雷震子跟家用桩运营同学@贰两米 了解到:以小鹏超充桩为例子,每台快充桩含施工的平均成本介于7-8万元之间。如果选择功率不太高的快充桩会不会便宜点?通过万能淘宝搜索,市场上各种品牌的快充桩售价大概在1.5-7万元之间,以某一品牌直流快速充电桩为例,20kW功率卖2.2万元,30kW功率卖2.9万元,40kW功率卖3.7万元,60kW功率卖5.4万元,且均未包含人工安装、耗材等成本。总结一句,就是土豪请随意。

家用桩001.jpg

标题2.jpg

那么家里有矿就能任性吗?还不一定,不少旧的小区住房电力设计没有预想中的大,用电高峰来袭就亮红灯。以60kW快速充电桩为例,其功率相当于30台柜式空调,相当于8台7kW家用桩,若大规模安装快充桩显然给原有的电力带来无形的压力。我们日常见到有快充桩的充电站,它们选址一般考虑电容量足够的地方,例如在商圈、园区、商业大楼等等,这也解释了有些充电站为何清一色都是慢充桩。

家用桩002.jpg

标题3.jpg

以电流类型区分,快充桩输出的是直流电,慢充桩输出的是交流电,而家用电为交流电,这就意味着家用桩如果要用快充桩,那么就必须增加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的模块。以市场上常见的两种快充桩为例,一种是一体化桩设计,将变电装置内置于桩体,这种桩体积较大,而且整体设计方正呆板;另一种是分离设计,桩体与变电装置分离放置。不论哪一类都需要占用较大的面积,以常见的超充车位为例,四周至少预留边长100cm以上的方形面积。而慢充家用桩的安装条件相对灵活,只要有墙体或柱体都能采用壁挂式安装,非常省地方。

家用桩003.jpg

另外,快充桩功率大,散热较多,确保桩体平稳运行需要良好通风条件,考虑到大多数情况都是地下停车车位,能满足这一要求的用户比较少。

标题4.jpg

当然,满足不了上面条件也不要紧,因为现在家用慢充桩就满足大多数车主的需求。一个成年的睡眠时间6-8小时,如果大家作息规律的话,就意味着我们的电动车也有相应足够时间去补能,晚上回家插上充电枪,第二天早上拔枪出门,加之大家每日通勤里程数大多不超过100km,较远路程的车主也可以两天充一次电。即便家里用的是7kW的慢充桩,平日通勤同样丝毫无压力。

文章用图002.jpg

标题5.jpg

按照一桩一车,即便一天一充,单个私人充电桩使用率并不高。共享单车没持续火起来,若车位能方便共享的话,那你是如何看私桩共享?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