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泊车辅助系统“老司机”背后的“秘密”

头像
悟空
2019-09-27 16:27

升级到1.6的鹏友们,一定发现智能泊车辅助系统又进化了,很多鹏友给予了一个一致的评价——老司机。


针对前期鹏友们反馈比较突出的一些建议和吐槽,我们的研发团队进行了专项优化。所以,虽然本次OTA智能泊车辅助系统没有增加新的功能,但是却更加“熟练”了。


下面我将来讲述智能泊车辅助系统变成“老司机”背后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当确定这个版本以提升泊车的效率为目标时,针对于泊车的全过程我们的研发和测试团队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以下方面进行了重点优化:


1、找车位:检测到车位并在仪表上显示有车位。这一次对找到车位后越过车位的距离进行了缩短,也就是说,系统显示找到车位时,驾驶员停车位置的距车位的距离,比以前,缩短了。这样一方面减少了泊车倒车过程的距离从而缩短了所需时间,另一方面也让后方车辆更好的理解本车的泊车意图,便于礼让;




2、揉库: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要挪几把?这里一方面是极大的减少了原地打轮的情况(这也是前期许多鹏友集中反馈的一点),车辆在运动中进行转向,所以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可能不必要的揉库进行了优化,也就是说,在安全适宜的场景中,一把入位的几率大大提升了。


3、适度的对于部分的过程进行速度略微提升。因为驾驶员在倒车时对于直线和曲线的主观速度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3km/h的速度直线倒车,可能大部分人觉得慢,而3km/h的速度转弯倒车,又会觉得快。当然,这是一个非常主观化的感受,每个人的评价都可能不一样。


除了以上这些,智能泊车辅助系统还有做了这些努力:


4、当系统识别到进入小区或停车场后,仪表上将会显示比原来更多的车位了;


5、对刹车的控制进行优化,提升舒适度,这也是一个持续的优化项;


6、车辆召唤在狭窄的车位,可以更好的根据驾驶员意图辅助完成车辆前后移动。


这些优化的点,都可以看到过往时间中,鹏友们的反馈和建议,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次智能泊车辅助系统的进化,是鹏友们一起“定义”出来的。


这也是我们的目标,让智能泊车辅助系统在大家的一起参与下,不断进化,会成为驾驶员的好帮手。


除了高效的使用,还有安全的使用,更为重要。


由于停车环境的千变万化和复杂性,智能泊车辅助系统并不能完全应对所有的环境,所以,它仍然必须在驾驶员的有效控制下运行,如果驾驶员判断存在安全风险的可能性,应该立即中止泊车辅助系统。


中止泊车的方式:如果驾驶员在车内,应立即踩下制动(刹车),如果驾驶员在车外,应立即按下钥匙的任意按键。


我们收集了以下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为例,提醒各位鹏友们在类似场景中使用智能泊车辅助系统的时候应该谨慎和保持观察、应对:


一、一些低矮、细长、或者不规则的物体,可能无法被有效的检测到,如果在泊车的过程中车辆在靠近且没有停止,驾驶员应立即中止:



二、道路不平整、凹陷,台阶凸起或落空,都可能超出系统的检测范围,驾驶员应避免在类似的场景使用智能泊车辅助系统:



三、车位内存在悬空的物体,常见的有水管、消防设施、隔离网,或者一些升起的地锁,可能无法被有效的检测到,如果在泊车的过程中车辆在靠近且没有停止,驾驶员应立即中止:



这些场景示例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环境特征,请鹏友们谨记:XPILOT 辅助驾驶系统的智能泊车和智能驾驶系统都是辅助驾驶,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动驾驶,更不是无人驾驶。无论驾驶员是在车内还是车外使用智能泊车辅助系统,都需要在使用相关功能前,完整的阅读用户手册,在安全、适宜的场地和道路使用,保持对环境的观察和判断,始终确保对车辆的有效控制。如有安全风险,应立即予以中止。


如果您是新鹏友,这儿有关注XPILOT智能泊车辅助系统的最详细介绍。


好了,您对于智能泊车辅助系统接下来最期待的是什么?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