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鹏友打个预防针:为何“桩”不上?

头像
雷震子
2018-11-30 17:20

古有拴马桩,今有充电桩,古今交代了一个事实:“要想第二天跑得动,必有固定马棚(车位)歇......”

没有固定车位真的很头疼!

3001.jpg

家用充电桩在日常上下班通勤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安装它并不轻松,关于具体的家用桩安装流程,雷震子后续会梳理一版,今天先跟鹏友们分析下这一过程可能会遇到的潜在阻力,以下信息有可能帮你及早规避阻力,也有可能啥都帮不了(今天是周五了,不写点干货,本周周报难以下笔啊)。

biao001.jpg

安装家用桩到底有多难?安装阻力主要集中在外部因素,如下:

★物业不配合
★电力不允许
★无固定车位
★高昂的安装费用
★车位四周无立柱或墙
★其它

biao002.jpg

仅从鹏友们截止今天的投票结果来看,鹏友们认为“物业不配合”与“无固定车位”是最大的阻力,其中,比起“物业不配合”,“无固定车位”是大家最大的担忧。安装充电桩需要满足两大客观条件:1、具备个人固定车位(拥有产权或长期租用);2、具备电力条件(电力容量足够)。

3003.jpg

biao003.jpg

一定会有鹏友觉得这个投票样本数不够多。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全国的情况,根据充电联盟的10月数据,包含比亚迪、北汽、上汽、江淮、特斯拉、长安、广汽、奇瑞、吉利、东风电动、东风日产、一汽以及知豆在内整车厂的车桩相随信息(采样数:572697辆)显示:未能配建充电桩占比为29.91%,其中“物业不配合”占比4.08%;“无固定车位”占比2.81%。\

3004.jpg

换句话来理解,现有的新能源车主10位里有7位已经装了充电桩,其中,不能安装充电桩3位车主中,仅有1位是因为没有固定车位或物业不配合而无法安装。

如果无法安装家用桩,必然对用车造成诸多不便,我们不妨分析下这些最大的阻力。

biao004.jpg

报装充电桩跟物业打交道时,心里一定要默念“物业是我们的生活管家”、“他会帮我们的”暗示自己抛开偏见。首先,并不是所有物业都是有意阻碍大家安装家用充电桩的。其次,国家政策是明确对于占用固定车位产权人或长期承租方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行为或要求,业主委员会(或业主大会授权的管理单位)原则上应同意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3002.jpg

诸多例子显示,物业之所以对充电桩安装不作为或进行阻扰,很大程度上是对新事物不了解而产生了顾虑,在他们眼里家用桩或许是一个给管理带来不确定性的“定时炸弹”。雷震子建议大家与物业多点沟通、动之以理,晓之以情,至少能营造愉快的沟通氛围。从预判角度来看,如果你家停车场已经出现过家用充电桩,说明你家物业充分理解与了解家用桩的意义与流程,那么你跟他们打交道会顺畅很多,只要资料齐全就完事。若你家停车场没见过家用充电桩,也别灰心,多点耐心,万事开头难,确实要吃点苦。

若遭遇物业无理拒绝,可以向当地住房城乡建设委、房屋管理局上报情况。@唐先生指出他遇到物业要求他们的充电桩要交给物业安装,收取他们安装费。雷震子建议对这些不合理行为通过诉讼解决。

biao005.jpg

当一个车位价值大于一辆小鹏G3时,无固定车位确实是一个痛。即便电力报装也需车主需要固定车位,这个固定车位包括了自己购买的车位、长期月供固定车位等等。不少居民小区为公共停车位,基本与家用充电桩无缘。

如果实在没办法,雷震子建议可以曲线充电,从家与公司这两个地点入手:在家,大家主动与拥有充电桩的小区邻居沟通,是否愿意付费共用一个桩,大家错开充电,费用分摊便可以。现已有私桩共享案例,费用透明,此方法可行度很高;在公司,如果公司里驾驶新能源车的同事数量不小,可以尝试抱团向第三方充电桩运营方发起建站请求。再不行,唯有依靠各种充电App插缝式充电。

biao006.jpg

另外,部分老旧建筑存在电容不够的情况,一台7kW的家用充电桩相当于三台立式空调,需要由物业主动向供电部门提出扩容改建。

@猫仔酱 说充电桩裸露在户外会被人偷偷剪线卖钱。雷震子认为出现盗窃行为应及时报警,大多数小区都有监控系统,破案率比想象中的高。

@鑫鹏 提到车位四周没有立柱和墙。应对这种车位,小鹏汽车提供立柱式充电桩选择方案。

最后,不建议大家用“飞线”或其它存在安全隐患或妨碍通道的方式解决充电问题,让自己方便的同时也得考虑对邻居们是否方便。

biao007.jpg

想问一下,大家平时上下班通勤里程大概是多远?我问了身边的同事,他们往返总里程最大不超过60km,你的呢?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