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万公里六年长测】从G3老车主视角,见证小鹏与时代的狂奔


六年,14万公里,这串数字不仅记录了我的G3走过的路,更像一轴画卷,亲眼见证了国产新能源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巨变。还记得当初提车时,周围人好奇的目光和“电动车靠谱吗?”的疑问。
而今天,中汽协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占据汽车总销量的半壁江山以上,马路上已是百家争鸣。作为一位从起点出发的“老鹏友”,心中感慨万千,在此将最真实的体验付诸笔端。

一、续航与电池:踏实,是日久见真章
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电池。我的520版本,在六年14万公里的“历练”后,满电实际续航稳定在380公里左右。说实话,这个衰减幅度比我当初预想的要乐观太多。它或许不能带我去天涯海角,但足以承载我生活的全部半径,并且表显续航极为扎实,这种“心里有底”的踏实感,远比追求虚无的账面数据更重要。
二、史诗级长途:2000公里奔袭,电动车也能跨越山河
这是我最想分享的壮举:3人1车,从福建泉州出发,历时一天多,直达2000公里外的甘肃老家! 👍

- 充电体验: 我的路线是G72泉南高速转G70福银高速,当前全国高速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已非常高。我的策略是:
1. 早上9点出发刚好到12点左右吃饭充电,饭吃完了电也充满了,之后开到下午5点在吃饭充电。
2. 善用工具:利用小鹏汽车自带的行程规划。到那里充电到哪里休息一目了然。

再加上我“终身免费充电”的权益,这趟跨越小半个中国的旅程,路费成本为零! 这种经济性带来的震撼,至今回味无穷。
- 辅助驾驶封神: 是XPG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让我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在漫长的高速上,ACC自适应巡航和LCC车道居中辅助1成了我的“第二双腿”,极大缓解了驾驶疲劳。特别是夜间行车,有它帮着保持车道和车距,安全感提升不止一个档次。抵达西安时,我依然精力充沛,这在以前开油车时是无法想象的。

三、服务与体验:始于车,但远不止于车
小鹏早期给我的感觉,不像一个车企,更像一个充满温情的科技社区。
- “比你更关心你”的400: 早年的时候,车辆如果有些小异常,我还没反应过来,小鹏的400客服电话就先打过来了,主动询问车辆状态并提供帮助。有一次胎压异常我没发现,400就打电话过来了,我一看原来是有颗钉子。
这种被时刻关注的感觉,瞬间就能将任何不满化为理解和信赖。
- “宠粉”狂魔: 记得那时的节假日,小鹏社区总会策划各种线上线下活动,礼品或许不贵重,但那份“被记住”的心意,让人感觉自己是大家庭的一员。


四、保养与成本:简单,是电动车的终极奥义
六年里,除了常规的保养项目,G3几乎没给我添过任何麻烦。没有更换过火花塞、机油机滤,没有清理过积碳,维修保养的简单和低成本,是电动车颠覆性的优势。我的“终身免费充电”权益,每年3000度电根本用不完,让我的用车成本长期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这种经济性,一旦拥有,就再也回不去了。
五、不足与展望
人无完人,车无完车。G3的后排舒适度确实有提升空间2。(不过现在也停产了)
只能更加期待后续的OTA能持续优化了。现在已经是5.0了给力!

总结与建议:
作为一台家用车,我的G3在经济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方面,都交出了一份远超我预期的答卷。
也给当初我买车时质疑的声音一个回应。
回首这六年,我驾驶的不仅是一台车,更是一台穿越时代的时光机。它让我从一个产品的使用者,变成了一个行业巨变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它让我确信,当初选择小鹏,选择新能源,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欢迎各位老鹏友在评论区一起聊聊你的故事!
#我的___公里用车报告# #小鹏暖心服务# #充电路书#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