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看海丨从怪石滩到流下村,自驾穿越北海的浪与慢(2)



昨日在民宿附近进行了第三次补能,这边充电的人多,只能找个偏僻的镇上充电,有点难找,好在我来就一个人不用排队,充完后就有两个人排队的。今天从防城港出发先去怪石滩,因为台风会下雨,时间紧张,就放弃了九龙寨和古渔村两个景点。


第一站:防城港·怪石滩——海浪雕琢的狂野艺术
清晨从防城港市区出发,沿滨海公路向西南行驶约40分钟,便抵达怪石滩。这里没有细软沙滩,取而代之的是海浪与时间共同雕刻的火山岩奇观。黑褐色的礁石群如巨兽匍匐海岸,潮水退去后,石缝间留下翡翠色的水洼,藏着小螃蟹与海螺。当地渔民说,这些礁石是“龙王打翻的砚台”,而风暴季的浪涛撞击岩壁时,轰鸣声能传数里。


我踩着湿滑的岩壁攀至高处,脚下是蜂窝状的侵蚀孔洞,远处渔船如豆,与白浪线构成一幅水墨画。岸边简陋的渔家排档支着遮阳棚,老板娘用白话招呼:“尝尝刚捞的石头螺,姜葱爆炒最鲜!”一盘螺肉脆嫩,蘸着酸辣汁,就着海风下肚,是山海馈赠的野趣。



📍自驾贴士:怪石滩免费开放,停车费10元;礁石湿滑需防摔,建议穿防滑鞋。
第二站:北海·银滩——中国南境的“铂金海岸”
午后驱车2小时直达北海,银滩的招牌在阳光下闪着光。这里的沙细如粉,含石英矿而色如白银,光脚踩上去像踏进温热的丝绸。与怪石滩的粗犷截然不同,银滩是温柔的——浪花轻吻岸线,孩童举着塑料桶追沙蟹,空中飘着七彩滑翔伞。





傍晚时分,当地渔民开始“拉地网”,二三十人协作收网的号子声与游客的欢呼交织。银滩西侧的侨港风情街不可错过,越南归侨的后裔在此开了数十年糖水铺,24栋糖水店的板栗芋圆和侨越卷粉的虾仁肠粉,甜咸交织,是南洋风味的缩影。银滩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泊船点,如今成了北海的“城市客厅”,晨练的老人与夜泳的游客共享同一片海。


第三站:流下村——文艺与渔火的共生实验
日落前向北行驶20分钟,闯入流下村——一个被艺术家“复活”的渔村。低矮的珊瑚石老屋刷成奶白色,墙绘是抽象的海浪与鱼群,网红咖啡馆Mr.Mo的露台上,年轻人对着日落举杯。但转角就能遇见原住民:阿婆坐在门廊补渔网,老伯用竹篾编虾笼,咸鱼干在夕阳下泛着油光。



在山海美术馆里看到流下村的老照片,对比眼前文艺店铺与渔家生活的交融,恍若时空折叠。晚餐选了村口的渔家小炒,沙虫粥鲜甜,酸笋炒花甲酸辣呛口,老板说:“我们用的还是祖传的土灶哩!”
夜的尾声:流下村的灯光渐次亮起,海风裹挟着咖啡香与渔港的腥咸。这里没有银滩的喧嚣,却多了份“半城半乡”的治愈感。



📍若时间充裕,可绕道冠头岭看灯塔日落,紫霞湾最美夕阳或探访北海老街的骑楼与虾饼摊。
🎯隐藏彩蛋1:在北海入住的民宿附近,刚好有一个小鹏超充站,也刚好需要第四次补能,这就是缘分,还可以喝个免费奶✌
目前三次补能,费用150R左右,开P7出行真的超级省心、省钱😃



🎯隐藏彩蛋2:次日早上起来随机的开车出去吃早餐,看到桂林大碗粉还不错,然后停车就看到了一台新P7和另一边鹏友的老P7,加上我的就是三个P7同街,新P7是真的真帅啊👍
还有这个爱琴海酒店也挺有特色💕





今天的路线,是从海浪的狂想曲到渔村的慢板诗,北海的多元面孔在车轮下渐次展开。
自驾的魅力,或许就在于随时停靠,自由自在,时间可控,把风景和人情一起“装进相册”,我们一路沿着海岸线,满电出发!
#满电黄金周,山河任我游#
@鹏友俱乐部 @充电小助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