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7+5000公里用车报告

头像
鹏友1091446
04-08 14:12

我也来学学发帖子,以下是一篇关于小鹏P7+的5000公里用车报告,涵盖驾驶体验、续航、智能功能等细节,有点长,供参考:

### 小鹏P7+ 5000公里用车报告:智能与驾控的平衡之作
车型配置:60度电池版本
用车场景:城市通勤(95%)+高速长途(5%)

#### 一、续航表现:扎实
- 实际续航:我喜欢用电池度数除以百公里电耗,这种才是最准的,标的600公里续航,要做到10kwh/100公里,开不到的。
- 城市道路(空调21℃):综合电耗约13kWh/100km,实际续航60/13=450左右公里。这个电耗跟特斯拉有的一比。
- 高速路段(时速110km/h):电耗16-18kWh/100km,续航约370公里,不过也就跑过一次长途高速,不太敢开到120以上,耗电太高。
- 充电效率
- 小鹏超充桩(S2)30%-80%需约25分钟,第三方快充略慢(50分钟左右)。
- Tips:冬季(广东10℃以下没几天),去年12月提的车,正常开,续航杠杠的,所以广东没有冬季,续航无衰减,电动车的天堂。

---

二驾驶体验:之前是日产奇骏,在p7+面前可以说是一无是处,我记得38号有次测评,在他看来新车也就值10万,这个确实是,要啥没啥。现在换了p7+,总的来说,算是鸟枪换炮了。
- 动力响应:6.7秒破百,城市超车轻松,推背感明显,那安静的加速有点上头,想想之前奇骏那10s多的破百,发动机的声嘶力竭的嘶吼,一点再开回去的欲望都没有,难怪李厂长说了,电驱动确实是好东西,下一部车必须还是电车。有个问题是刹车踏板位置高了,吊脚,很不舒服,不过好像全部车都是这种设计,谁能解答一下,是防止踩错油门踏板?
- 底盘调校:转向很轻松,之前的奇骏重的要死,就喜欢这种两个手指捏着都可以掰动的力道。底盘偏舒适取向,滤震优秀,但转弯有点太软了,电车本来动力就好,随便一踩就八九十的时速,信心不足,要是有德系车的调校就好了,韧性要足才行。
- 隔音表现:无框车门风噪控制良好(80km/h内静谧),但胎噪在粗糙路面较明显。
- 其他方面:左右后视镜影像在晚上真是清楚,比看后视镜强多了,感觉像夜视仪,体验特别好,如果可以让左右后视镜影像常驻屏幕,那就更好了,下雨天的夜晚神器,团队是否可以考虑开发。

---

三、智能驾驶:亮点与不足要重点聊聊这个,以后有没有智驾是买不买的最重要标志,没有智驾的一律不买。
- XPILOT 5.0:总体改进空间还很大,但不乏亮点。
-城区NGP:直道没问题,刹车平稳,跟车迅速,距离合适,值得表扬,但在车道内会偏右,p7+通病?其他地方存在几个问题:转弯问题还是比较大的,转弯效率太低,转弯之后车道选择犹豫;后面有摩托车快速逼近,会莫名其妙刹车,这是什么神操作;在城区道路效率低,就直道用一用,有时太累,不想开了,不追求效率的时候,也会用一下。
- 高速NGP:必须要有智驾,以前开高速,2个钟受不了,现在2个钟小意思。车道保持+自动变道稳定,值得肯定,比人开要稳。但进隧道,会突然降速到80,非常影响体验,而且也不安全,是因为隧道明暗交替,摄像头看不清前方道路,我记得开发布会的时候,说这个摄像头是可以看清啊,这个希望能抓紧解决,限速100的隧道都整到80,不应该。变道超车并不高明,前面有慢车,不能提前预判车道,傻傻跟在后面,离近了才变道,离拟人化距离还是有点远的。
- 自动泊车:识别车位精准,但狭小车位仍需人工干预,侧方停车比我停的好,缺点是有时会莫名其妙退出,停在车道上,很尴尬,遇到车位不平,也会停不进去。

- 车机系统
-车机系统可以说是顶级的,动画流畅,功能菜单安排清晰合理,语音助手响应快(可见即可说),识别准确性很高,确实牛,而且开车用语音,安全性也提高不少。

---

#### 四、空间与舒适性
- 优点:座椅通风加热按摩,方向盘加热,相当舒服,再加上提前加热降温,冬天进去,摸起来坐起来都是热的,热天进去,感受是凉快的,屁股也是凉的,幸福感满满,幸好之前没有选老款g6低配,没有座椅通风,这玩意在广东必须标配。中控区域设计简洁,怀挡应该作为电车的通用设计,中控台可以放两部手机充电,储物空间够用,小挂钩什么的,实用人性化,设计成熟。我选的是黑色内饰,不好看但耐脏,有小孩家用没选错。
- 不足:后排头部空间一般(身高175cm以上会局促),轮子大了,家用17寸应该就可以,不然会侵占乘员空间;右侧空凋出风口看后视镜反光;手机无线充电效率低,可能是我的手机问题;无边框车门家用车没必要,换成电动遮阳帘会更好。
---
说点题外话:
---
我觉得从p7+开始,到要出的新款g6,小鹏的路子是对的,是爆款的路子,家用车才是最大的市场,价格亲民、空间大、舒适性配置高、满配即标配(减少困难选择)、后驱(没必要四驱)。总之就是,路子对了,设计对了,价格对了,销量也就对了。

有些人不喜欢电车,说有续航焦虑,没有车位,充电不方便,为什么不考虑插混呢,增程、串并联都可以,哪个不比油车好,没必要非此即彼。小鹏要上增程,这个战略我认为是对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这几个地区购买力最强,是消费汽车的主战地,这里居住的老百姓对长途出行是有需求,而且中国的长途出行需求是集中爆发的,就那几个节假日。理想mega(个人认为最符合电车未来的外形)就是因为没有增程,才会导致销量不佳。

最近小米su7高速3名大学生死亡事件,风口浪尖,关注很高,所有人都将关注点聚焦智驾,是非功过都归咎于它,谁是谁非,不予评说。但我觉得余承东说的很对,速度已经不是我们的追求,5-6s的百公里加速已经足够,安全才是,是智驾的逐渐成熟。从p7+开始,小鹏已经有一套成熟设计造车语言,这个可以不要去做大的变动,修修补补就可以了,最最关键是发力智驾,把安全,拟人提到最重要的地位,至于要不要上激光雷达,目前来看还是有必要的。总的来说,我认为智驾是一定要实现的,也一定会实现。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从传统汽车过渡到智能电动车的时代,一个变革的时代。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