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和5C充电,真的差很多吗?算完这笔账就明白了

头像
逆风的云
03-06 09:23

这两年新能源车的充电速度越吹越神,尤其是"5C充电15分钟充满"的说法,听着确实让人心动。但作为普通消费者,真有必要多花几万块钱追这个潮流吗?咱们抛开专业术语,用大白话算笔账就明白了。
一、充电时间差距:远没有宣传的大
假设你的车电池是60度电(能跑400公里左右),用普通快充桩(3C)充电,从20%充到80%大概需要30分钟,喝杯咖啡的时间就能补够300公里续航。换成传说中的5C超充,同样的充电量可能只要20分钟。但要注意两点:
最后20%电量会故意放慢速度(防止电池过热),实际充满电还是要40分钟。
全国能用的5C充电桩不到1万个,大部分在北上广深,普通人一年用不上几次。
二、钱包差距:省时间却更费钱
现在市面上支持5C的车普遍比普通电车贵3-5万。按每天充电一次算:
用普通快充:每天多花10分钟,一年下来多花60小时(相当于少看30集电视剧)
用5C超充:买车多花3万块,足够你充10年电(按每年跑2万公里算)
更别说5C充电桩的电费更贵,每次充电多花20块钱,一年又要多掏700块。
三、电池损耗:快充可能让车提前退休
所有快充都会伤电池,就像手机快充用久了电池不耐用。实测数据显示:
长期用普通快充(3C):电池用5年还能保持85%容量
长期用5C超充:同样时间可能只剩75%容量
换算成续航,原本能跑500公里的车,5年后可能变成375公里,二手卖车时至少少卖2万块。
四、实际体验:大多数场景用不上
对上班族来说,晚上回家插上慢充,第二天又是满电出发。偶尔跑长途时,服务区的充电桩大部分是普通快充。除非你天天跑网约车,否则真没必要为了一年用不到10次的功能多花钱。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