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p7+高速使用感受(1):电耗与充电



去年12月份换掉陪了我们9年的油车,换了一辆丐版的小鹏P7+。平常在市区开开确实感觉比油车好,可玩性强、配置高、舒适性好——后两者可能是我之前的油车比较便宜造成的错觉,同价位的油车可能配置和舒适性也不错。
春节期间回了一趟老家,来回1700多公里。回去的时候走走停停、回来的时一气呵成,所以仅就返程谈谈电耗和充电便利性。
2月2日晚上充满电,第二天晃晃悠悠用掉了40公里,第三天一大早出发。第一程6点50出发,开了1.8个小时,到达第一个服务区。这一程从东往西,海拔基本没有变化。加上前一天的40公里,平均时速100公里左右,总路程216公里,用掉76%的电。考虑到这段时间平均温度零度以下,所以这个能耗也能接受。在这个服务区有10个充电桩,到达这里的时候,有6个桩空着,每度电1.46元,充满电花掉58.04元。
大约半个小时后,电充满了我们也开始第二程。这一程由于要穿过秦岭,先爬坡后下坡(400m-1200m-600m),还要穿越一个又一个隧道,限速比较严重,所以总路程只有196公里,但开了2.8小时。出发的时候想得很好,大约中午到达服务区,充电、吃饭、休息三合一。但到服务区以后,才发现大家都这么想的,已经没有空桩了,好在十分钟以内有两辆车可以充满电了。但在给其他车让路的时候,差点让后面的车插队了,一番小争执之后没让对方得逞。现在想来,中午进服务区就是一大失误,再早点或者再晚点人可能会比较少;另外,当时我们的车还有41%的电,完全可以跑到下个服务区,事实上,再跑40公里出高速后两公里就有充电桩,每度电价格还低2毛钱。
现在很多公共充电桩只能充到95%,这个也是。然后一路南下,两人轮换,经过6个小时后回到家里。这一程400公里,到家以后还剩下7%的电,WLTC续航显示可以继续跑35公里。这一程虽然也要穿越大巴山区,但基本上属于缓慢下坡(600m-500m);部分路段由于堵车,速度也不快——匀速大概70公里左右。这种情况下,与WLTC续航基本一致。
从2月2日晚上充完电到回到家以后继续充电,总共行程810公里左右,从满电到满电总共充电3次,总计电费151元。之前开油车的时候,这一趟基本是一箱油(55 L),按照7.5元每升计算,成本大约是412。即使按照第一段能耗最高的情况来计算,跑高速电车的使用成本还是低于油车。
时间上,我们这回早上6点50出发,晚上6点半到达,和往年开油车使用的时间基本一致。这是因为无论开油车还是电车,一路上都需要休息2-3次,唯一的差别在于开电车的时候选择在哪里休息需要特别规划下,正常情况下,这也不会造成很大的困扰。
一句话总结就是,以我的经验而论,在南方以及秦岭淮河以北500公里以内的北方地区,电车的电耗和充电便利性不应该成为购买电车的困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