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不可能|不,这可能|P7+让我看到了充满希望的小鹏



#30万以内最大空间轿跑#
继MOAN之后小鹏P7+的亮相可以说是向新能源汽车市场又投了一记重磅产品。老实说,从发布会之前网络上的零星信息来看,我并没有看懂P7+,而当我看完十月十号的发布会后,感觉不仅看懂P7+了,而且更懂小鹏了。

一|抓住用户核心需求
用户需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众口难调,但搞懂了用户需求确实是一个产品成功的关键。说来也奇怪,绝大部分新车上市总会有消费者从千奇百怪的角度去吐槽,仿佛用户和车企之间是隔绝的,车企永远不懂用户需要什么,其实车企什么都知道,只是成本和空间的限制,不得不做出各种取舍,再加上一个企业的理念追求,最终呈现给消费者各具特色的产品。



我觉得从MOAN到P7+小鹏开始更懂用户了,更关注用户需求了,从P7+身上可以看到小鹏关注的核心用户需求点有两点。小鹏总在发布会上将其概括为P7+的两大使命。


✔️Mission 1:让更多人能享受「豪华行政级轿车」的空间与舒适。

空间应该是所有用户在选购汽车时非常注重的一个点,每个级别的车身对应的车内空间是有限的,消费者肯定喜欢同级别更大空间的车,几乎所有人都会吐槽空间小,但没见过吐槽车内空间太大的。尤其是现在汽车从“单纯运输工具”到“移动的家”的属性的转变,在车内空间上做文章是很符合市场需求的,P7+这次对空间的设计与开发都做到了一个新高度。

P7+有5米多的车长,C级车的尺寸,做到了D级车的车内空间,达到了豪华行政轿车的车内空间,这个空间将会给日常出行带来极致的舒适体验。


翘着二郎腿离主驾座椅还有两三拳的距离,关键是主驾座椅已经很很靠后了,这个空间感确实残暴。

✔️Mission 2:让更多燃油车用户体验到标配「高阶智能纯电」的乐趣。

现在新能源智驾的渗透率在不断提高,各家都在卷智驾技术,未来智驾水平一定是影响消费者选车的重要因素之一。P7+首发了小鹏的鹰眼纯视觉高阶智驾技术,这个AI 鹰眼视觉方案,拥有行业首个单像素 LOFIC 架构标配双 Orin-X芯片,算力 508TOPS,可以做到全国都好用,不限城市、不限道路、不限路况。

而且首发搭载天玑5.4.0系统,不熟悉小鹏的朋友可能感觉不到什么,老车主表示P7+起点太高了,以小鹏现有的智驾水平,P7+的智驾太值得期待了。

二|以技术支撑性价比
我觉得从MOAN到P7+小鹏找到一条非常有特色的发展路线,就是以技术换取性价比,这是一条无论对于车企还是消费者都无比友好的道路。10万—20万价位区间的目标用户,一定是对价格非常敏感的群体,但同时他们又想在这个价位里得到最好的体验。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却很难做到,因为必须以技术为支撑。否则,造出来的也只是低价能开的车。

小鹏正是清晰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再加上其本身的技术积累,才有了P7+这款车。比如正是小鹏优秀的三电技术,对于电耗控制的信心,才有能力让60度电池达到600公续航。再比如正是小鹏鹰眼纯视觉智驾技术的加持,才能取消激光雷达,降低车辆成本而让利消费者。

插一句,十月份我的G9的电耗越来优秀了,续航基本都是超过wltp的标定,所以我认为P7+的续航不用怀疑。


三|敢于突破和创新
「创新」这个词已经被讲烂了,不管是噱头还是真的创新都像雨点一样冲刷着这个时代,但我想说的是在小鹏身上确实能感受到创新的力量,从MOAN到P7+小鹏都表现出了对传统汽车以及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的各种突破,技术上的就不说了,说点直观的,就是理念创新。

比如这次P7+上提出的「全系标配」,它将小桌板、后排屏、20个扬声器、四座按摩通风加热、真皮座椅、后排电动调节全都作为了标配,更关键的全系标配端到端AI智驾,软件不订阅、不收费。要知道这其中的任何一个配置,其他厂商都可能做出几千块钱的价差。



我觉得P7+还有一点重要的突破是「全场景」的造车理念,也就是说P7+在产品定位上进行了突破。P7+作为一款轿车,它同时尽量追求轿跑的运动感、suv的空间以及mpv的舒适,这不是四不像,这种全场景的需求真的可以给用户带来极致舒适的用车体验。

四|结语
整个发布会我看得很激动,不仅在于p7+这款本身,更多的是对小鹏造车路线和理念的认同。举个例子,两年前发布的G9,它的配置和现在的价格,在现在的市场仍然还有很强的竞争力。小鹏一直倡导「科技平权」,可惜很多人不理解,因为他们不知道电车和智能电车是两个东西。从MOAN到P7+,小鹏在踏踏实实造老百姓能开的起智能电车,这样的企业需要被认同与支持。
@鹏友大管家
@社区活动小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