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续航表现# 这期话题谈的是续航,说到续航就不得不说衡量它的一个重要参数,即CLTC(City Light Test Cycle)和WLTC(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Cycle),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车辆续航测试标准。
CLTC是一种城市行驶测试循环,用于评估汽车在城市交通条件下的燃油效率和电动车的续航能力。CLTC重点模拟了城市道路上的低速行驶、等待和启停等行为。它包括多个阶段,如低速行驶、停车、加速和制动等。CLTC的测试速度相对较低,平均速度约为32km/h。
WLTC是一种国际统一的轻型车辆综合性能测试循环,用于评估汽车燃油效率和排放。WLTC是基于实际驾驶数据开发的测试循环,旨在更准确地模拟实际行驶条件。它包括不同速度、加速度和行驶时间比例的各种驾驶情况,如市区、郊区和高速公路等。WLTC的测试速度相对较高,平均速度约为46.5km/h。
总结一下,CLTC和WLTC两者的区别就是:
1、测试条件——CLTC主要模拟城市行驶,而WLTC则综合考虑了城市、郊区和高速公路等不同行驶情况。
2、行驶速度——CLTC的测试速度相对较低,而WLTC的测试速度相对较高。
3、综合性能评估——WLTC是一种综合性能测试循环,涵盖了更广泛的驾驶条件和速度范围,更接近实际驾驶情况。
划重点,WLTC更接近实际驾驶情况!例如我的车型是小鹏G6 580Max,其中580代表的就是CLTC数值,大多数新能源车型命名都采用CLTC,无它,就是显得续航数值高,好听,但实际驾驶起来还是WLTC最靠谱。我的G6充满电后WLTC续航标称里程是470km,我以下数据没有特殊情况,都是WLTC数值。
电动汽车由于没有燃油发动机,车上许多系统都依靠电能运行,其续航里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电池容量、环境温度、路况、胎压、车自重、风向、风速、空气阻力以及车上开空调、音响用电情况等。在电池容量固定的前提下,汽车自身的电控系统,以及环境温度影响是比较大的,我着重从这两个方面用数据来说明。
我的小鹏G6是春节之后提车的,经历了由冬到夏,气温渐渐转暖的过程,通过小鹏app后台详细的数据统计,我就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的续航达成率和能耗做一个样本分析,见微知著,谈一下我的G6的续航表现。
一、城市内续航表现
作为理工科毕业生,为了让数据真实且有说服力,我费了一些功夫查询了南宁的历史天气记录(包括中国气象网在内的大部分气象网站或气象app只能查询当日前后7天的数据),如下图:
从数据可以看到:
南宁3月12日—22日,天气阴雨为主,最低温度15℃,最高温度25℃。
南宁4月16日—28日,天气阴雨转晴,最低温度21℃,最高温度34℃。
提车回来我基本是在小鹏自营充电站补能,其中在3月份和4月份分别充电两次,按照充电的时间作为起点和终点形成一个行驶周期,里程统计和计算如下:
3月12日18:16开始充电,到3月22日14:34开始新一轮充电这个区间里程数据如下:
3.12:10.5km
3.17:33.2km
3.19:66.9km
3.21:38.3km
3.22:17.0km
总计:10.5+33.2+66.9+38.3+17=165.9km
3月22日充电前剩余里程为:470*99%*49%=228km
那么该行驶周期里程数为:228+165.9=393.9km
其中开启过哨兵模式消耗大概15km,则总计393.9+15=408.9km
所以续航达成率为:408.9/465.3=87.9%
平均能耗:(12.2+11.7)/2=11.95
4月份的续航和能耗统计方式如上,我在前文《我的G6续航及能耗真实数据统计》里面做了详细计算,这里不赘述,直接放结果:
4月16日——4月28日行驶周期区间的续航:391.6+30(哨兵模式消耗)=421.6km
续航达成率为421.6/470=89.7%
平均能耗:(11.8+11.8)/2=11.8
结论:随着天气的升温,续航里程达成率有所增加;平均能耗有所降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南宁这座城市属于夏长冬短的气候,春节过后气温就基本在15摄氏度以上,不像北方城市有零下的气温,所以3月和4月尽管有温差,但相差不大,从续航和能耗变化上看不是十分明显,而且汽车能耗还和驾驶时的风格、车内用电以及路况情况而定。同时,因为存在两个区间我都开启过哨兵模式(按照经验,通常开启一个小时掉1km电量)的情况,加上停车期间车子也会产生基础耗电,所以该数据从严格来说存在一定误差,仅作参考。
二、高速上续航表现
我五一假期在南宁-桂林之间往返,在之前所作《小鹏G6五一假期充电体验及高速续航能耗统计汇总》、《五一自驾三地游及续航能耗测试》文中也详细计算了高速续航里程达成率和平均能耗,这里把当天的气温和数据复述如下,由于我在5月5日从桂林回南宁途中经过柳州、来宾,所以我把四个地方的天气变化图一并列出来:
从天气图可知,广西在五一假期期间,天气由雨转晴,气温是逐渐回暖的。
5月2日南宁—柳州—桂林区间行程数据
续航达成率:(85.77%+87.44%)/2=86.61%
平均能耗:17.35
5月5日桂林—柳州—来宾—南宁区间行程数据
续航达成率:(90.66%+93.68%+93.32%)/3=92.55%
平均能耗:15.8
结论:随着天气明显升温,G6的续航里程数增加,平均能耗降低。值得一提的是,5月2日我的G6满载,5月5日基本空载,重量变轻,这也对续航和能耗有所影响。
同时,通过能耗分布来看,无论城市还是高速,能耗的大头还是电驱系统,其他行驶期间的用电,例如空调、车灯、中控屏幕、音响等也会造成电量损耗,尤其空调开启外循环模式,耗电量会增大,从而影响续航;停车状态下长时间开启哨兵模式,也会加剧造成电量消耗。此外,通过高速上开NGP的观察(仪表盘屏幕开启实时能耗),开启智能辅助驾驶,会比人工驾驶能耗低一些——就如同开油车上高速开启巡航定速会比手动驾驶更省油。还有,我的G6目前能量回收是标准模式,如果开启高能量回收模式或者单踏板模式,续航和能耗的成绩则更佳。
(图:高速上补能的小鹏G6)
最后总结,在电池容量固定的前提下,影响电动汽车续航的因素主要有:
1、环境温度:温度低的天气下,电动车的续航比较差,冬天出门前可以提前在手机app开启电池预热,包括充电前让电池预热。
2、路况和车速:拥堵路况和频繁停车会增加电耗,而高速行驶时风阻增大也会导致电耗增加。
3、车内用电:如空调、音响、加热、手机无线充电和灯光等设备的使用,都会额外消耗电能。我之前空调开启外循环模式,后来看到能耗统计建议后,改为内循环,请鹏友们也注意,能省一点是一点。
4、驾驶技巧和习惯:平稳的驾驶风格和合理的速度选择有助于减少能量损耗,从而延长续航里程,急加速、急刹车和高速行驶则会增加能耗。
5、车辆载重:车辆越重,行驶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续航里程也会相应减少。
6、车辆行驶阻力:小鹏G6设计成流线型造型、隐藏式把手,都对降低风阻有一定作用。
7、能量回收强弱:开启能量强回收模式可以有效增加续航里程。
最后一点我单独列出来,新能源汽车的“三电”指的是:电池、电机和电控,其中电控则代表着该车子的能耗控制情况,就像评估一辆油车是否省油看百公里油耗一样。小鹏G6在城市里行驶能耗基本在10-12左右,在高速上行驶能耗控制在15-18之间,续航里程达成率都在85%以上,这个表现已经是相当好了,这得益于其全域800v优秀的架构以及电控系统高效的动能转换效率。
再分享一个开G9的同事告诉我的充电经验,即每次充电用快充充到80%,再用慢充充剩下的20%至满格,这样快慢充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小鹏续航增加大约50km,实现真正的续航反向虚标。有兴趣的鹏友们可以试一下。
综上结论就是,小鹏G6是一辆相当省电的电动汽车,值得拥有。
交作业:)@鹏友大管家 @社区活动小姐姐 @小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