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400公里的电车之旅~安徽 黄山

头像
闪电银
2020-10-02 21:11

#X-TOUR#
#闪电银的旅行#

一、路线规划

第一次去黄山是在2018年驾驶我的汽油车出行的。
今年我终于可以开着我的G3电动出行,由于我的是365续航,出行前要考虑下“充电规划”。

然后分别用百度地图、小鹏汽车、加电app进行了路径规划,最后发现还是加电app相对要成熟一些,有丰富的充电桩评价,充电地点的前后距离。


二、高速行驶

在出发地加满电后开始旅程,全程预计5个多小时。在实际行驶过程中也没有完全参考充电规划,只是在续航降至100公里以下就找附近的充电桩(安徽高速上基本上都有充电桩),所以索性全程高速顶着限速跑,提醒一个小技巧:时速110公里的时候比较经济。

由于黄山风景区不太好找充电桩,所以高速上加了2次电,第一次20分钟,第二次加到90%,用了40多分钟。看似用了很长时间,但是你把吃饭、休息以及上卫生间的时间算上,也需要些时间,这些时间正好充电,虽然不能正好和充电时间相同,但整体等待时间不会很长,期待更快的充电体验到来。

这里要点名表扬一下小鹏G3的导航大屏。在屏幕上标上了有充电桩的服务区(闪电图标),其实这个数据还是有些不准,基本上所有服务区都有充电桩,但是有的不会显示在导航中,期待优化。

在续航里程不足以到达目的地且续航不足的时候,小鹏导航会提醒车主前往服务区加电。

这里还要点名表扬一下小鹏G3的加速和智能辅助驾驶,高速上基本上就是扶着方向盘,其他的全部交给智能辅助驾驶,非常省心省力。

高速行驶的安全性主要是跟车距离的设定,小鹏G3一共有5档选择,我一般设定在4档,安全感满满的。

这里还要提醒一下,智能辅助驾驶也不是万能的,开车还是要靠自己,山区的路弯道较多、较急,也不是所有道路都适合智能辅助驾驶,需要随时接管车辆。

三、应急充电

上面说了,由于黄山风景区附近没有可靠的充电桩,只能依靠应急充电设备了,花了980元买应急充(关键还防水)的决定果然正确,这次旅行用上了。

预订的房间正好在1楼,自己带了一根8米的10A转换16A的插线板,解决了空调插座不足的问题。

夜里下了小雨,好在充电接口和充电枪防水,充了一夜,正好把电量充满。

四、黄山风景

黄山适合在山上住一晚,时机好的话,能够看到日出和日落,整体游玩也比较轻松,两天可以把黄山的风光领略一下,只能说领略,真真要玩可以玩上一星期都不觉得够,因为山上的小气候比较多,不同气候,景色绝对不一样,我来过黄山2次,都没有碰上云海,由于没有在山上住,日出、日落无法看到。

黄山周边的景点也值得一去,比方说西递宏村、翡翠谷等等。放一些随行拍摄的图片,真正的风景必须到现场。

最后一张的大门是上次去黄山拍摄的。

五、旅行总结

出去旅行选择自驾游,主要是考虑省心、省力、省钱、省事,这也是选择小鹏G3的主要理由。

省心:出去玩,乘坐交通工具多的话,要买票、盘算换乘,等等。自驾游就是上了车出发,下了车到达,没有那么多的乘车环节。

省力:出去玩,大包小包,又是衣服又是鞋,又是吃的又是喝的,如果转乘,那就是一个体力活,尤其是快赶不上高铁时的狂奔,那就是拼命啊。自驾游,一车拉,人、财、物,全包。

省钱:目前电比油便宜,能省不少银子。

省事:小鹏的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可靠,全部交给车子完成,还有小P这个行车小助手,手忙脚乱的时候动动嘴就可以了。

我觉得小鹏G3符合我的用车需求,自驾出行好帮手!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