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了解小鹏一年有余,本人家属也在7月份有幸成为G6车主,从日常驾驶乘坐体验来看,G6无愧于六边形战士的称号,充电速度,续航里程,智能座舱,高速NGP,总体非常满意,除了颠簸路段后排晃动舒适感稍弱,几乎完美的性价比之王,值得向周围人推荐。直到近期AEB事件发酵后,小鹏当前遭受到不小的品牌力冲击,直播间禁止了评论,评论区一边倒的声音,感觉是兵败如山倒,后续影响多大持续多久、极大地考验着公司能力和定力。但是。。。
先说个人分析结论:小鹏汽车99%没有问题,也将越来越好。
因素一:公司战略定位清晰。小鹏汽车的定位是科技公司,智能化标签,那么,竞争者国外最强是特斯拉,国内最强是华为,如果想要活下去,躲是躲不过去的。战胜恐惧的最佳方案就是直面恐惧,放手一搏,分析对手,研究对手,超越对手。作为国内厂商唯一喊出对标特斯拉的品牌,P7硬钢了model3,G6硬钢了model y,这种碰瓷行业老大的策略,流量有了,销量来了,人气高了,目前结果证明是正确的。智能驾驶也是一样,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目前只在第一阶段,需要开展消费者教育,盲猜这次争论即是开局,延续了碰瓷行业老大的策略,树立了小鹏汽车不畏强权、敢于挑战、科技实力充沛的形象,目前唯一的问题即在客户如何引导认知向有利于小鹏智能驾驶的方向发展。
因素二:何小鹏董事长绝非凡人。不说身价数百亿的成功人士的思维我们普通人不懂,单说已经实现财富自由却仍然选择二次创业那就没把金钱放到眼里,更何况遇到G9滑铁卢能够实现逆风翻盘的在全球创业企业中都是近乎奇迹。这一点就证明了,挫折失败是成功之母,直面困难、战胜挑战或是何小鹏先生的精神食粮和价值取向,每一句话都应该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此外,我们无法忽视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王凤英总经理,加入小鹏以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车型体系日益成熟,营销拓展和成本压控内外兼修,王凤英女士丰富的行业经验,成功的管理手段也是小鹏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有凤英姐姐在,俺们心里有底,我甚至都感觉有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比如:“99%都是假的”,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再比如,“他们去问了,根本不能开”,给手下放权但也需要手下相应担责。如果这是主动下的棋,这步险棋风险有点大,在竞品客户数量还未扩大之时,可以贬低民间小视频,如果竞品客户数量持续暴增,民间小视频就会转化为民意小视频,流量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留给小鹏的时间有,但是不多了。但是如果没做好准备就下了棋,那小鹏的内部问题依然很严重,批评的声音上不去,实际的情况不掌握,对手的进步看不到,老板不在一线听炮火,可能不会死于无知,但一定会死于傲慢。希望99%是前者,不是后者。
因素三:智驾不等于AEB。AEB只是很小概率的一项被动安全功能,但由于该功能特别有利于直观展示,当初被沃尔沃玩出了花,普通吃瓜群众不明所以很容易被引导带入到AEB表现不好等同于智驾不行等同于小鹏汽车不行的惯性思维,这次宣传的是P7的测试结果并且说了车系标配不需智驾,懂车帝测试的是G6G9,结果是货不对板表现拉跨,响应了这个惯性思维,成功入坑,被竞品以强打弱,陷入被动。若要转变,只需引导,各家开NGP重新测,咱们小鹏讲究的是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人开的时候要以人为本避免误触避免被追尾,智驾的时候科技领先绕行避障让AEB无用武之地,避开锋芒。最终回归到核心竞争,就是科技实力的比拼,小鹏的英伟达、高通、阿里云为硬件支撑的Xbrain算法平台与华为鸿蒙、麒麟、盘古大模型等软硬件平台算法的比拼。考虑到竞争者的科技实力和人才储备,小鹏智驾略微落后于华为系但在车价上找补回来或将是未来可能面临的竞争局面,结果就是智驾领域要么多掏钱买华为,要么省钱买小鹏,做华为生态系统的反面吧,就好比小米做苹果的反面一样,活下去,才有可能活得好。
最后感悟:
身家百亿大佬登台表演互殴争夺智能驾驶头把交椅,
月薪三千吃瓜群众不明觉厉恶补智能驾驶常识术语,
都是好车国货崛起!
@鹏友大管家 @社区活动小姐姐 @小鹏资讯 @小鹏友

AEB事件之我看

≧▽≦

2023-11-08 10:13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