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开洛阳去潼关
中国地大物博,不仅有名山大川🌄,也同样存在着一些因为“地形特殊,在战争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被人成为“关”,这些地方,在中国的地理历史书籍中占据着一席之地。中国的名“关”不少,有“春风不度”的玉门关,也有“三吏三别”的潼关吏中的潼关,更别说进京奔前程的许浑曾在这里写下的《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在深秋的红叶🍁中,许浑在长亭饮下了从家乡带来的一瓢黄酒(许浑是丹阳人,他应该是习惯喝黄酒吧)。这是他第一次去长安,对于一个江苏人,它自然是不太容易看见如此雄浑壮大的绵延数十里的秦岭山脉的,他远远望去,只见一片片的残云在晚霞的照耀下,缓缓飘过华山。于是趁着天气还好,抓紧赶路吧!快过了中条山的时候,已经下起了稀疏的小雨⛈,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随着山势起伏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绿色。晚上寄宿在潼关驿站,南邻这一望无际的秦岭群山,北临这奔流不息的黄河与渭河,不知不觉已经进入梦乡,在睡梦中仿佛听见黄河奔向遥远的大海🌊的声音。帝都明天就到了,我怎么还想着在家乡渔樵的生活呢?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忐忑和对家长的不舍。
在前两天的古都洛阳之行中,它给我留下了深刻且美好的印象,而潼关这个地方则更加吸引着我,让我去体会一下当年许浑在潼关是怎样的一个感受。
于是,我带上G9,离开洛阳,开始了潼关之旅。
出了洛阳,一路向西很快就到了三门峡服务区,在服务区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前行!
出发前先把G9喂饱了,阳光照着车漆上,发出柔和的光,免费额度内的自行充电桩,空闲位置还不少👇
2️⃣一路上,G9行驶姿态稳定,车内安静舒适
一路上,因为精神还好,我没有开启NGP辅助驾驶而是自己驾驶,来感受一下长距离行驶中的G9的行驶品质。
时速120KM/H平稳行驶的时候,G9行驶姿态稳定,没有多余的晃动和起伏。一度让我误以为自己在一个静止的飞船上。底盘的调教确实是偏向舒适,能够过滤掉绝大多数的路面颠簸,压到一些修补路面的时候,车子只是微微晃动,迅速消失。
超车的时候,尽管我没有使用运动模式(本人一直使用的极客模式,动力输出选择的是最柔和的输出),稍微踩一下的电门,发现G9在120KM的时候,也能后劲十足的冲过去,打灯,回车道,后排乘客也没有头晕被甩的感觉,不得不说,对于2.5吨车重的车来说,这个车身姿态控制,真的是见功力了!不愧是保时捷调教。
3️⃣NGP开启之后,减少不少劳累
开启了NGP之后,可以稍微放松一下紧张的精神。它很智能,我选择的是优先在左侧车道行驶,当遇到前面有车龟🐢速前进的时候,它会先打灯💡提示我它要变道,然后看到屏幕上的目标车位辅助线,这时候,如果发现前后方的车距在安全范围之内的时候,它就会果断超车,然后提速超过去,然后再回归到原来的中间车道。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但是相比于老司机来说,它还是有一些保守的,没有那么激进的变道超车,这些保守,也是“安全是第一优先级”策略,也是必要的。
潼关美景
没过多久,就看到了雄浑的大山⛰️,然后导航提示快到了潼关!随着车子🚗移动,看到的山势也各不相同,远远的北边有一条明晃晃的河流,在夕阳🌇照耀下泛着光,那就是黄河和渭河的交汇处。
车子跟随导航🧭,一路进入到潼关古城。
景区的指示牌👇
古城欢迎你👏👏👏
潼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今天终于带G9来到潼关,领略这个雄伟壮观的关卡之地!心情自然非常激动😁😜😝
地理位置图👇
景区车位已经停满车子,我只好将车子顺着景区外面的道路,慢慢行走,开启辅助泊车功能,期间,小P帮我识别到好几个空闲车位,我选择一个,让小P帮我自动泊入。
来到了潼关古城的广场上,向上望去,是一级一级的台阶,直达最高层。
费了很大的力气,从下面终于爬到顶上,结果一看,上面还是一个广场,还有最后几十级台阶才到达最终的顶部。
站在山顶🏔️最高处,面向西北方向,此时已经“残云归太华”了,西边的红云下面,应该就是险峻的华山了。
南望,有一望无际的秦岭山脉,西望,有渭河蜿蜒而来,北望,黄河自北而南,遇到秦岭的阻隔,猛转向东,与渭河交汇一处。这样的地理位置,必定使潼关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关卡之一。
而沿着山顶继续前行,还有更加开阔的一个广场,广场上的女娲雕像栩栩如生!
这是建在山顶的女娲雕像👇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晚上🌃,潼关古城是建在山上的,灯光打在建筑上,尤为壮观。
古城的十字街道在深蓝色的天幕下👇
最后,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已经晚上8点,从地面广场向上看,夜景更美!
4️⃣写在最后
这次带G9来到潼关,一来是为了领略这个雄伟壮观的关卡之地,二来也是验证一下G9的长途能力,包括长距离行驶的动力表现,行驶质感,操控,静音,以及辅助驾驶。
从洛阳出发到潼关,一路上正好是从中国地理上的第三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的爬坡的过程。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长长的斜坡,G9的动力充沛,爬坡毫无压力,动力输出表现稳定,行驶质感让我感受到了中大型SUV的舒服之处,车内空间大,而且噪音也小,感觉是一个移动的客厅。
这长长的坡,也象征着G9永不服输的勇气和决心,我相信它也必将登上2024年的汽车市场的“潼关”要地,打一场痛快的翻身仗!
能耗表现来说,因为一路上坡,所以能耗比平路大了1到2度百公里,达到了22度每百公里。但对于这样的电耗,我还是很满意的。
这次实战,考验了G9,它的表现让我对它更加信任!
@社区运营小姐姐 @鹏友大管家
#小鹏自驾之旅# #小鹏友电竞车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