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自测甲醛浓度!LCC对比NGP!床车露营!移动办公!KTV!

头像
D9899
2023-08-29 20:26

#迎新社群# 我原来是一名油车车主,最开始被新能源迷住的一款车应该是腾势D9, 智能化和用车场景极其丰富。于是滋生了去换一台新能源车的想法。然后后面层出不穷的出现各种新势力造车,选车过程从MPV到6座到大五座,从混动到增程最后到纯电。最终选到了心目中最合适的车型小鹏G6,打动我最重要的几点:空间、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超级快充、超长续航、科技感十足的颜值!


在小鹏G6前,我花了半年时间研究过理想L8、L7,腾势D9、N7,问界M5,估计相关的功能配置销售经理都没我懂😂,最后却只用了一周的时间确认大定小鹏G6!


首先说下L7优点
1.外观漂亮,我认为是以上关注的这几款车里面最好看的
2.空间超大、也是这几款车里面最大的。前后排座椅放倒之后的大床房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3.豪华配置也基本都配齐了,内饰的豪华感很足。同价位的车的豪华配置确实也没能打的。目前的销售量也无可厚非,产品确实也不错。智能座舱的可玩性也非常高。
试驾完之后体验也是比较好的,销售的服务以及车辆的加速性能都很满意。非得说一点稍微有点瑕疵的体验可能就是:刹车太灵敏,轻轻点一下立刻刹停的感觉,以及开车的过程中对于车身的长度宽度完全没有概念,确定是开船的感觉吧。
因为是首次体验智能驾驶,也是感觉很惊艳的感觉,当然后排的电视也很讨喜,使用场景更丰富,但是38W的价格才能体验城市NOA和后排电视,这确实是我的缺陷。产品很吸引人,但是因为我的原因,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Air版本。老婆也是很喜欢这款车,就准备带着老婆大人看一眼就准备大定的节奏,但是一直没抽出时间去现场体验。买车确实是需要冲动消费,在这等待的几天,我渐渐理智,说几个对于我而言的缺点:
1.增程式,虽然缓解了一定的里程焦虑,但是用车成本肯定会上升。保养以及亏电油耗。
2.纯电续航里程,确实忍不住一两天就要充电一次(对于有个人车位可能不算缺点吧)对我来说实在是有点不省心。
3.这么大的车,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一体式前大灯确实漂亮,但是碎掉的个案好像也不少。
当然虽然是有点小缺点但是也绝不是不能调和的,毕竟其他优势也明显。就在准备下定决心大定的时候,问界M5智驾版出来了,于是做了等等党。。。
M5解决了以上对于我来说的痛点:纯电续航里程比L7要高,并且因为车身的优势,整体续航里程也是大幅超过L7,而且拥有第一梯队L2.999级别的辅助驾驶,并且全家的电子产品都属于华为系,对于华为的认可度很高。也静态体验了M5车机功能确实丰富,并且更重要的是价格比L7还低了不少。所以M5智驾版发布完就退订了L7。价格确实是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少了几万,却能有更好的智能化体验。
小定完等待M5试驾车的过程中,也预定了腾势N7,都有比较吸引我的点。N7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吸引力,可能就是音响效果和豪华惊艳的内饰,以及智能化也做的相当不错,因为腾势D9当时出来也是智能的车的代表,第一款把MPV的使用场景做的那么丰富,这也许是第一款露营神车,腾势的品牌也一炮而红。而我的最大的需求也是对于车辆的使用场景要足够丰富。可玩性是第一位。
首先说下M5吸引我的点:
1.最牛批的智能辅助驾驶,鸿蒙智能座舱。绝对领先于理想。
2.改版的M5后排可以选装平板,用一个很讨巧的方式,弥补了我想要一个后排电视的遗憾,因为L7的Max价格确实超出了预算,为了一个电视去上Max要多出6个W。在M5这里只需要一个平板的价格即可。这样才是好的设计,花少量的钱就能体验移动的家的感觉。
3.对比完L7感觉M5价格也是香了不少。
然后M5实车到店准备去试驾的,不巧刚好小鹏G6的展车也到店了,所以只是准备看眼就走的心态去静态体验了一下小鹏G6,当时完全是奔着价格22.5起步价去看的,没有太高的预期,毕竟价格都这么便宜,也基本上解决了我最关心的用车需求。谁还跟钱不过去呢!
只是静态体验完,我就退订了M5。

理由如下:
1.银外太有科技感了,看一眼就心动的感觉,白内给人用料豪华与简约,属于耐看型。当然灰色也有人觉得很好看,只不过我认为灰色应该更适合年龄段大那么一点点的人群,对于我这个处于年轻人和中年人之间的银色可能更合适一点。白外黑内运动感也非常足,毕竟原来小鹏的白色和灰色都是要加钱的,选这两个颜色也错不了。官方主打的橙色,喜欢的人是很喜欢,但是我和老婆都不太感冒。选橙色的话大概率都是年轻人或者是有颗年轻的心的人。
2.空间秒杀M5了吧,看着运动感科技感十足的车,内部空间真的超级大,并且前后排座椅放倒也是可以当做大床房来用,出去旅游露营什么的,再也不怕订不到房了。扶手箱和门板平齐也是很好的空间设计,可以很方便的加装一个桌板,妥妥的移动办公场所。
3.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XNGP 马上就要出来了,并且免费,相比M5的软件付费,有什么理由不选G6!!!
4.没有里程焦虑!为了提升一定的续航里程,而去选一辆插电混动的车我觉得都是不得已而为之,G6纯电续航里程755km,实际测试居然还会反向虚标,让我不得不相信,这个纯电续航里程实打实的,即使满油很多车也做不到这个续航了吧!当出现纯电续航不会有里程焦虑的时候,插混车型注定只是一个过渡产品,存在的周期会很短。
5.再就是全新的纯电硬件平台,充电10分钟续航300km,虽然条件比较苛刻,但是800V在任何充电桩场景也是最快的充电速度了吧。
6.超级大天幕,可以躺在车里看星星,当然也送了遮阳帘、无边框车门、溜背造型、钢铁侠前脸灯、电动小尾翼(不感冒,可能更多的年轻人喜欢)。都属于一定的加分项。
最后试驾了G6,感觉很容易上手操控很好,而且对车外的距离感会比较好掌握。总而言之就是很自信的能开好车的感觉。在武汉试驾的虽然没有开通XNGP,但是一样可以在城市里面跟车变道超车,只用手扶在方向盘就可以了。
最重要的是:最打动我的车的价格最低,25W就可以拿下超长续航755Max车型,带城市辅助驾驶,而且不需要软件付费。发布会当时就想大定,但是为了表示对N7还留了一点念想,万一还有奇迹发生。最终N7发布会当晚价格最低30个W就立刻退订并且大定了小鹏G6。

接下来就是一个月的G6使用体验:
首先是做了甲醛的测试。
提车半个月首次甲醛浓度测试:0.3~0.4mg/m³ 属于轻度污染


提车一个月第二次甲醛浓度测试:0.03mg/m³


国家标准规定低于0.1mg/m³为安全范围。


然后开启了床车的旅行
官方买的床垫


总结下优点:
1.方便收纳
2.专为G6设计,贴合度很高
3.我180直直的躺下毫无压力,完全可以容纳两大一小


缺点:
1.这里的一个靠椅设计凸出来了,靠边躺下的时候要注意别被伤到
2.充气床垫的厚度略高,导致纵向空间有一定的压缩。(不能完全算缺点,毕竟厚度有了床垫更柔软)
3.价格略贵,用积分购买还是可以。(我是现金购买,因为不想在第三方踩坑)对价格不敏感的车主可以直接冲,不后悔。

G6还有一个非常好的设计:如果后备箱东西比较多,可以不用后备箱床垫,可以直接放倒主副驾与后排座椅也可以形成一个睡眠空间,相当于支持两种方式放倒进行床车露营,或者副驾放倒形成午休单人床!

后面就是针对移动办公的场景:




门板与扶手箱平齐的设计加上一个小桌板,可以形成一个移动的办工桌。很方便办公或者吃些零食或者午餐。个人很不幸在这次失业浪潮中领了N+1大礼包😁,目前兼职coding和写文章赚一点生活费...

然后就是车内影院模式和KTV,因为买了无限流量套餐,所以尽情的每天看电影和K歌流量还是花不完,目前使用一个月才用了20G不到的流量~

影院模式下+爱奇艺 确实有一点点电影院的感觉~


车内KTV的话自己听下音效,我觉得比在量贩KTV里面唱的更轻松一点,高音也很容易就上去了,来一首周杰伦的《安静》~




自己专门买了洗车的装备:水枪、吸尘器、轮毂粉、洗车液...


儿子很喜欢小鹏汽车的名字,宣称以后要自己造小陶(他的名字)汽车!
目前暂时没有安装充电桩,因为小区附近的快充慢充都有,很方便。以后涨电费了再考虑是否搞一个私桩。而且小鹏的充电桩一般在商场里面都有,我经常带儿子去上培训班的过程中可以薅小鹏羊毛——充10度电可以免费停车两小时!

最后谈下当下最火的智能辅助驾驶,在买新能源车之前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能够真正解放双手去通勤。事实上到达这一步可能还有比较远的路要走,至少三五年内不太可能能够实现。即使强如小鹏、华为宣称的已经实现城市内的无限接近L3的智能辅助驾驶,但是谁敢放心的解放双手?不安全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即使理论技术可行。
刚经过两千多公里的高速辅助驾驶,谈下体会:辅助驾驶最大的意义确实只能是辅助,可以在路况好、视线好、天气好同时满足的情况下辅助驾驶确实可以缓解开车疲劳或者中途喝口水,带着暂时放松的心情去开车。
白天的时候几乎全部开120的辅助驾驶,体验确实可以,未来新能源车的必备刚需功能,如果连封闭道路的辅助驾驶都没有,建议就别选了,用了就回不去了。注意:转弯的过程中不要手动开启辅助驾驶!还好车辆稳定性高,也是惊出一身冷汗!
晚上的高速辅助驾驶的话,因为视线的原因,给人120的时速会特别快的感觉,可能这种环境下给人的不安全感,导致我不愿意长时间去依赖它,偶尔会开启缓解下疲劳就人工接管了。刚好遇到一段恶劣天气路段,雨下的太大,驾驶员的视线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放慢速度开启了辅助驾驶(正常遇到恶劣天气场景的辅助驾驶官方是不允许开启的),实际确实还是不开的好!!!它会不规则行驶,如果不提前接管极大可能会撞上隔离带!这个的话是我的问题,确实没有好好学习官方的辅助驾驶考试。
综上,我觉得当下的智能辅助驾驶不要迷信就好,当下小鹏的LCC就已经足够好用,甚至我认为LCC好用程度是高于NGP的,因为NGP变道超车有时候并不是驾驶者的意图。除非是辅助驾驶能学习每个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我觉得可以有新的突破。
对于选Pro还是选Max的问题,我认为Max对于一些想尝鲜的用户来说可以体验下,未来对Max的OTA升级也会越来越多。但是想长时间在市内使用X-NGP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如果一定要使用的话那也肯定比自己开车更累,你需要高度集中注意车辆的驾驶情况以及周围车辆的意图,准备随时接管的动作,以及随时加塞的可能,现在的城市辅助驾驶对司机的驾驶要求不会降低只会更高。
当下辅助驾驶应该是宣传大于实际意义,展现的是各大车厂的研发实力,目前小鹏和华为的辅助驾驶已经属于第一梯队,未来希望发展的越来越好!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